直播間里又鬧騰開了。
“這三個喪盡天良的家伙這特么也太夸張了吧”
“媽蛋我以為打野時弄個竹筒飯就算不錯的了,這仨雜碎天天頓頓干大餐啊”
“就是還要不要人活了,我都兩天晚上方便面了”
“就是就是,他們除了第一天晚上還弄了點稀飯外,這是連米飯都不做啊,凈整好菜吃”
“嗚嗚嗚,那粥就簡單了那是荇菜百合河鮮粥,嗚嗚嗚好想來一碗”
眼睜睜看著三人吃了個河干海凈,朱朝安打著飽嗝,一手拿著荔枝,一手拿著野地瓜“艾瑪這飯后水果該選啥呢”
直播間里繼續哀鴻一片。
第二天一早,三人就開始往回走,蔡學均準備再去考察一下李君閣說的那個出鯰魚的地方就回去。
三人兩船來到上次竹竿釣鯰魚的地方,李君閣和蔡學均上了路亞艇,朱朝安不愛湊這熱鬧,將鐵皮船開到了一叢竹林下頭看風景。
兩人換上了十克的亮片,蔡學均說道“鯰魚的習性跟鱸魚差不多,不喜歡追擊,喜歡躲起來偷襲,一般喜歡在石頭縫里呆著。”
“所以路亞鯰魚,一般是搜水底,不過容易掛底,因此我喜歡用比較便宜的亮片擬餌。”
說完竿子上傳來頓竿,蔡學均揚竿刺魚,喊一聲“中”
一邊溜魚,一邊對李君閣說道“二皮你找這地方太好了,這是下竿就中啊”
李君閣笑道“我們這邊一直是傳統釣,水下的魚兒們不熟悉你們路亞的套路,見著餌就咬,再加上現在正是早上魚兒開口時的窗口期,所以才這么容易中獲。”
線收攏之后,蔡學均給魚稱重,是一條三斤左右的鯰魚。
將鯰魚放掉,蔡學均有將小艇前移了一段,往一片竹林陰處拋投。
一上午陸續上了幾條鯰魚,三人準備回李家溝。
小船開過篾匠叔家下面的小溪和五溪河匯合處時,蔡學均說道“這里也是一個好標點,讓我來拋最后一竿試試。”
還是用先前的手法,拋出三十米外,蔡學均正等著亮片沉底呢,突然一個頓感傳來,蔡學均本能地揚竿,大喝一聲“中哈哈哈,收竿魚,福氣啊”
不過很快蔡學均就感覺情況不對,魚往河心竄去,線杯吱吱地往外走線。
“我靠大魚啊”兩人同時興奮起來,連遠處看風景的朱朝安也發現了,趕緊的將鐵片船往這邊開。
蔡學均調轉船頭向大魚方向追去,試圖縮短跟大魚的距離,一邊努力的收線,一邊頓足“完了完了,十克的亮片鉤子太小了,這魚可能要脫”
李君閣一會兒拍攝水面,一會兒拍攝蔡學均,在旁邊解說道“中大魚了啊菜頭正在努力控魚,現在魚還在要線,已經五十多米了,菜頭,你線杯里魚線有多長”
蔡學均一邊控魚一邊回答“我這是一百五十米的線,現在杯子里還有七十米左右,這魚完全沒有停頓的跡象,看速度和耐力不像鯰魚”
李君閣邊拍邊說道“現在菜頭正在操作小艇全力追趕,這魚速度很快”
這時只聽菜頭大喊“上來了要洗腮了,二皮趕緊拍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