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閣說道“這個好辦,不懂就學嘛,改天我查查懂活取的是在啥地方,如果他們要賣香獐娃子或者種獐的話,跟他們買,那肯定要連養殖技術和取香技術一并傳授的。”
育爺爺又說道“要說好養,我估摸著石亢應該好養,主要是卵好收集,這東西滋味也不錯,個頭也大,長在冷水山溪里,那玩意兒一年下不少蛋,貼得石頭上到處都是,就是數量不見長,估計都給其它野物給禍禍了。這個你要能弄起來,那一年也能賺不老少。”
石亢就是石蛙,是深山冷水溪流里的一種中國本地牛蛙,石是說的生活環境,亢是指的叫聲。這玩意兒在夾川也精貴了,野生的上百一斤還有價無市。
“除了石亢,各種雞應該也跟家雞差不多,還有就是竹貍了,這玩意兒我沒見過它喝水,平時怕光,怕聲音,白天喜歡在洞里貓著,食性就是竹根芽孢啥的,應該也能養上。”
竹貍就是竹鼠,李君閣說道“那可謝謝育爺爺了,有您指點就錯不了,下山我就找梁丫頭說說這包山的事情,想想這石亢竹貍能敞開肚皮造,怎么心里就美得慌”
阿音又在旁邊提醒“繁殖三代繁殖三代。”
李君閣說道“哪里有那么復雜,這幾樣肯定跟清波白甲一樣,早有人嘗試了,到時候去進些苗子養著就行,山里的那些,最多抓來串串種,改善改善基因,一年半肯定就可以見到效益”
有空間這個神器,李君閣非常地有信心
吃過晚飯,阿音將泡好的桃膠,銀耳,皂角米,蓮子,枸杞,紅棗,加十五倍的開水燉上,加冰糖熬化后,找了一個五磅的保溫瓶悶上。
打開微信跟豬兒蟲聊天,知道他們已經到夜宿紅水市了,明天一早開車到八溝鄉。
第二天一早,李君閣被晨起的鳥兒叫醒,走出門來作了個擴胸運動,就見育爺爺正在那里抖虎叉呢。
苗家武術屬于南拳派系,跟漢家內家武術詠春拳有很多共通之處,比如齊眉棍,八斬刀,詠春拳派中也有此類兵器。
身法上,沉肩重肘,含胸撥背,少有大跳步,講究下肢穩固,不管上肢如何運動,下肢要穩如盤石,切忌輕浮。這跟南拳打斗的地方多坡多山脫不開關系。
腿法上,苗拳沒有后挑腿、穿心腿、旋風腿,只有掃堂腿、踢腿、鏟腿、頂膝,總的要求是“腿不過膝”,都是玩的寸勁。
這些都跟詠春類似。
育爺爺的抖虎叉,也跟詠春抖棍類似,兩手相距尺許,要抖動前頭的大半根木柄和大鐵叉頭,其實是在調理自己的內勁,找到合適的發勁方式,以便更加精細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在技擊中能本能地發揮出自己的功夫。
這跟阿音那幾個廣播體操的花架子完全是兩回事,看著不疾不徐,簡單樸實,其實這才是真功夫。
李君閣不敢打擾,只默默地看著育爺爺施展。
抖了十多分鐘后,感覺自己內勁抖開了,育爺爺這才放下虎叉開始打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