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圓石盤子套進去,釘上竹釘,將圓石盤子鎖在竹竿上。
然后劈了些薄木頭楔子釘入石頭和竹釘的空隙中,將圓石盤子鎖死。
阿音已經將石臺打掃干凈,李君閣將圓石盤子立在石臺的中心位置,將竹竿擺放成與石臺大致垂直。
然后量好位置,拿大竹筒斜切出兩根來,用大木槌狠狠釘到了竹竿頭子內側的半米位置。
抬起竹竿,在大竹筒上比好高低位置,讓圓石盤子垂直立在石臺上的時后,竹竿正好水平。
標示好位置,李君閣拿出一根麻繩,將另一根粗竹筒在兩根大竹筒之間扎出橫杠。
將連著圓石盤子的長竹竿放在上面,李君閣又在兩根大竹筒上方再綁了一支橫檔,將長竹竿夾在了里邊。
調整好長竹竿的位置,又取來四根大竹筒,一邊兩根貼著橫檔釘入地里,將長竹竿控制在了里邊。
留了一些空隙,這樣竹竿另一頭的圓石盤子可以在石臺上來回滾動,又不會滾出石臺兩頭的邊緣。
將橫檔和這四根大竹筒也牢牢扎在一起,這下阿音也看懂了,拍著手喊道“這個可以拿來碾東西”
李君閣笑道“這玩意兒叫碾槽,現在估計沒多少人見過了。”
圓石盤子另一頭還留出半米多的粗竹竿,李君閣通過這個推動這碾子,實驗它轉動的流暢性。
竹竿有胳膊粗細,推起來很方便,不過盤子上全是粗敲出來的齒,不很規則,踏踏踏的響著,以竹架子為圓心,在青石臺子上來回畫出一個大弧線。
因為半徑太長,所以在青石臺這短短一段距離內,弧線和直線差不多。
阿音說道“我們換著來推它,讓它在石臺上磨圓”
李君閣說道“嗯,同時石臺上還會被磨出溝槽來,不過不是現在,明天吧,明天我們一邊加工一樣東西,一邊磨它,總不能又廢馬達又費電不是”
今天的活不累人,李君閣干脆讓阿音去淘麻,自己又去挑水,挑淤泥,然后將在堿水里浸泡多日的麻絮竹絲取出來,挑出一些明顯新泡的丟回去,將剩下的裝籮筐里。
自打蓋著缸子的棕絲斗笠一打開,大胡子就捏住了自己的鼻子,用嘴巴呼吸,這味道沒法聞。
李君閣只好白了他兩眼,將缸子搬到遠處下風口去放著,重新蓋上棕絲斗笠,拎著籮筐去溪邊,將籮筐浸泡著讓溪水沖洗,然后挑著阿音打好的麻捆回來。
李君閣去檢查裝麻子醬的小盆,小坑里已經有了一汪的麻子油。
將麻子油小心地舀出來,舀到沒辦法再舀了才停手,這就收集了大半斤。
李君閣又往麻子醬里邊加入大量開水水,將棒子一通猛攪,厚厚一層油又浮了上來,然后放灶臺上邊,蓋上棕絲蓋子讓它熱著,這才和阿音去休息。
晚上,李家溝聊天室。
“看到沒各位姐妹們,文科生們就會甜言蜜語哄騙你們的感情,關鍵時刻,還是學工科的靠的住。看看二皮的各項神操作,分別運用了物理,化學,幾何等多項工科知識。養好工科一條狗,世界各地隨便走啊下面我就來解開阿音姐那道題目,讓大家看看如何用直尺和圓規,將一條線段分成十等份”
“哈哈哈,笑死老子了,一場大雨,把其它隊伍澆得跟落水的雞崽似的叫他們懶媽蛋一個個還在原始社會,我大天朝已經跑步進小康了”
“看到沒各位姐妹們,樓上這位就是一位典型的文科生。夸張,是他們經常運用的手法。請你別打岔,我還是繼續給大家演示如何將一條線段分成十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