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閣嘿嘿傻笑,從墻上取下魚簍和早已編織好的抄網,說道“湖里的那種果味魚味道太好了,爭取去給新抄網開個張今天要是能弄到一條,晚上我們吃蒸魚”
來到水邊,李君閣開始觀察地形。
看了幾處都不合適,還是去進水口。
進水口那里有流水,可以擬餌釣和刷灘釣相結合。
來到進水口,接好抄網,李君閣從兜里取出一截縱剖開一半的蘆葦桿,在水里弄濕,先放出去一米半的線,將葦桿卡在線上,然后順著溪流放線。
右手控制盤子,左手抽線,然后輕輕的放出去。
水流對雞毛鉤和葦桿產生推力,兩者在水面上越漂越遠。
漂出十來米,李君閣右手卡著線盤,左手開始輕輕抽動釣線,遠處的雞毛鉤一頓一頓,仿佛掉在水面的飛蟲,正在那里撲扇掙扎。
逗弄了幾下,李君閣將線收回幾圈,又繼續輕輕。
突然水面上爆起一個水花,雞毛鉤一下從水面上消失了。
李君閣右手竿子一揚,左手回撤拉線,線一下子繃直,卡在上面的葦桿首先彈飛,然后竿子彎出一個小弧度。
中魚了
魚鉤上沒有倒刺,這時考驗的是手法,李君閣左手伸直在身后,隨著魚往外游動一點一點松線,讓左臂慢慢回到身前。
等到左手上的線放完,李君閣這才松手,左手控制八卦輪,右手控制竿子,將線收回來。
阿音的麻線做的很好,李君閣估計對抗二十斤的魚都沒有問題。
關鍵是自己的鉤子不一定承受得住。
這條魚應該不大,李君閣控得很輕松,沒幾下就把線收了回來。
不出所料,就是那種喜歡攻擊水面昆蟲的果味魚。
抄網是模仿篾匠叔的并繼式,比玩魚卡時候的竹抄子好用太多了,輕松便將這條魚擒獲。
這魚有一斤多,李君閣將魚投入魚簍,擱水里養著,樂得都不行了“給阿音的保底貨這么快就到手了”
仔細檢查了一遍魚鉤,擬餌和麻線,這魚鉤來之不易,費了不少功夫,被魚帶走那要哭瞎。
確認沒有問題后,李君閣繼續施釣。
雨后的湖面,正是各種昆蟲活躍的時候,不少昆蟲會被湖面的反光誤導,以為是天空,因而一頭栽進水里,所以此時也是各種魚類在水面活躍的時候。
李君閣的擬餌在里邊魚目混珠,沒一會又騙到兩條果味魚。
不過最后一條就沒這么好的運氣了,中魚揚竿后李君閣就知道這條魚不小。
不但不小,力氣還大,往外沖刺的時候,八卦輪轉得呼呼的,在掌心里刮得嘩嘩響。
還不敢太用力,主要是怕魚鉤承受不住。
好在這個位置里葦蕩較遠,沒有纏線掛底的風險,那就心驚膽戰地慢慢溜唄。
好不容易將線收到近處,這下李君閣看清了“我就說什么東西在作怪媽蛋是一條大鯪魚果味魚沒這么大的”
鯪魚一點面子都不給,掉頭又往湖心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