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務之急還是處理菜地里那個大家伙。
這頭豬有百多斤重,就算七十斤凈肉,按李家溝臘肉的做法十斤肉半斤鹽,那家里剩下的三四斤鹽就剩不下多少了。
因此李君閣只準備將一部分腌制起來,其余的另想辦法。
制鹽工序太繁瑣,他可不想再來一次了。
首先是解豬,為了省事,什么吹氣燙毛刮皮淋樹脂這套老家的工序全部省了,直接剝皮。
除了豬頭和四個蹄子,肚皮三個部位留皮,其余整個剝下來。
將豬皮剝下來拿堿水大體洗過一遍,用竹竿繃起來晾著,李君閣才發現這豬的肉質還不錯。
估計野化沒有兩代,不像真野豬那樣騷氣,而且島上吃的東西多,又剛過秋季,這豬身上居然還有不少的肥肉。
抬頭對阿音笑道“晚上還可以搞個全豬湯,看這架勢內臟也能吃”
阿音笑道“你倒是能躲懶直接撥了殼殼吃芯芯,省了好多事”
即使這樣事情也多,泡血水就是件麻煩事情。
不過李君閣也會躲懶,豬肚子剖開,按照阿音大舅解豬的辦法,將豬的各個部分都剔了下來,骨頭丟大水缸里頭泡著。
將豬腸子肚子大致清理干凈,將豬肉收進一個籮筐挑子里,阿音背著大背簍,拿著大腳盆,裝了兩筒木薯粉,蘇打,一起往湖濱入水口處走去。
阿音太高興了,這么多肉,四個人剩下十幾天里頭怎么都吃不完啊
來到水邊,李君閣將背簍放一處小瀑布那里沖著,將肉解開成三指高,兩指寬的肉條丟背簍里沖著去除血水。
阿音開始清洗內臟。
重點是腸子和豬肚,要先清洗干凈,然后用蘇打清洗一次,用鹽咬出漿子,用木薯粉將漿子掛成糊,最后在清水里沖洗掉面糊,干凈的豬肚大腸小腸就到手了。
所有東西都不重要,關鍵是小腸。
取了一小截小腸放到一邊,李君閣拿出一根方木棍,將小腸翻過來,刮去內層,留下外膜。
這叫腸衣,可以用來灌香腸。
灌香腸,是當前最省鹽,最省時間的保存方法了。
這一手是李君閣打小在老媽的筷子頭下邊敲出來的,現在重新撿起來,李君閣倍感親切。
對阿音笑道“阿音,你在山上小時候也沒少干這個吧”
阿音拿手腕捋起垂下的一縷秀發,笑道“可沒我插手的機會,都是舅舅弄好,我們只負責灌就行。”
李君閣說道“那你運氣好,我跟你說,小時候大人都在忙著刮皮分肉,這事情就丟給我,刮破一處,挨一筷頭”
阿音笑道“哎喲那可不是一個小年滿頭包”
李君閣說道“你這也太小看人了最多四下哦不五下,不能再多了”
處理內臟是一個繁瑣的工作,等到這些做完,都過去了兩個多小時,又去摘了些水芹和蒲菜,這眼看太陽都快要落山了。
肉條已經被沖刷了兩個小時,肉色已經開始變得粉紅,血水基本去凈了。
兩人將肉都收起來,打來井水最后淘洗了一次,這才挑著肉回家。
然后就是緊鑼密鼓處理食材。,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