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閣說道“還沒想好怎么弄,先用小件試手,要是方法可行,再認真考慮它們的事。”
阿音吃驚道“你還能弄出很多花樣”
李君閣說道“呵呵,小看你老公,也小看了中國數千年的陶瓷史,即使在現在的條件下,能玩出的花樣那也多得不要不要的。隨便舉個例子,那些小碗,太陽下曬到滾燙后,入冷水一激即出,燒出的東西就會出現冰片不過這一切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最基本的東西能成型,才說得上升級。”
阿音說道“我能幫上什么忙”
李君閣說道“我們得兩班倒了,書上說這火要燒足十二個時辰,也就是二十四個小時,到時候你守白天,我守晚上,飯碗斗碗,起碼有兩天時間玩不成了。”
阿音說道“這是很難得的宣傳我們國家的途徑啊別說兩天玩不成,就算接下來全部時間都耗在這上面,哪怕只能成功一個風鈴,那也值得啊”
李君閣說道“還是那句話,盡人事,聽天命,我們將我們能做的做完,剩下的,老天爺和祖宗保佑吧”
阿音說道“那我今晚做點干糧,然后炒點酸筍酸菜,蒸些臘肉香腸,加上肉湯,就別在吃上邊講究了,專心做事。”
李君閣說道“行,我先把鹽熬了,你繃一個布篩子,我們要做就做到最好。”
兩人提前草草吃過飯,李君閣開始熬腌臘肉回收的鹽,阿音則開始做干糧。
之后李君閣繼續改造陶窯。
為了減少溫度隨熱空氣從窯口上方流失,李君閣做了一個巨大的煙囪,高達兩米,同樣是竹絲刨花筍殼為芯,內外糊上泥做成。
東西很沉,李君閣還用竹竿和木頭滑輪制作了一個吊機,用它來取放煙囪。
有了隔熱墻,高煙囪,窯內溫度可以很好地得到維持了。
阿音看著李君閣的大工程,說道“二皮,被你這么一弄,窯溫能得到多高”
李君閣說道“這些只是保溫措施,木炭平時在空氣中燃燒,也就是八百度左右,要達到做瓷的一千三百度,那就需要將木炭的燃燒情況提升到白熾狀態,也就是接近純氧燃燒的狀態。”
“白熾狀態下的木炭,溫度在一千七百度左右,不過要達到那程度,就還需要另一樣物品”
這東西阿音太熟悉了“風箱咦,那我們祖先燒瓷器也是這樣嗎那一大窯得多少人力啊”
李君閣說道“祖先用的是順著山坡修造的龍窯,用的是松柴,體量大,距離長,利用窯頂和窯口的溫差吸入空氣,然后在燃燒區燃燒后,利用熱空氣傳輸熱量,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達到這個溫度,甚至因為溫度過高,在接近燃燒區的幾層,還要安置空缽隔溫”
阿音欽慕的道“那他們真是太厲害了”
李君閣呵呵笑道“是厲害,不過燃料耗費也驚人,一窯下來耗柴幾十噸所以我們能做到這樣也不差了,還是那句話,盡人事,聽天命,把自己能想的想到,能做的盡量做好,剩下的,交給老天爺吧”,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