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正和阿沖叔在祠堂里邊忙活,重新給老龍頭翻新,也給新龍頭畫彩。
李家溝的拳頭產品五溪赤珠,又開始有產出了。
現在的蟲茶廠房也大為改觀,在農大的幫助下,制定出了全套的生產工藝流程,不過最終出品還需要人工篩檢,僅挑去蟲糞中的雜質,就是一件繁瑣的工作。
白茶樹已經種滿了李家溝的農場坡地,不過這樹生長太緩慢了,因此產量還是很低。
舅媽從白米鄉給找來一支娘子軍,由老媽帶著她們干這個,算是收入不菲的短工。
老媽看著蟲茶直納悶“怎么蟲茶顆粒一年比一年大”
聞香夜蛾經過李君閣的空間篩選,現在的個頭相當大了,當然出便顆粒也較大。
這也是李君閣所剩無多的可以作弊的東西,至少科學家們對這一塊還完全沒有關注過。
他們喜歡解決戰略性問題,雖然李家溝蟲茶今年終于突破了千斤大關,可這點量他們還是完全看不上眼。
不過老媽卻干得興高采烈,因為皮娃把蟲茶產業從集團業務中劃了出來,作為家中的私產交給了老媽管理,每年這三百萬就是給家里的日常開銷。
李君閣家沒有搞民宿,雖然基本上客人不斷,可都是吃住還帶往外拿那種,看著別的姐妹家年年幾十萬的旅游收益,雖然都是自家娃帶著他們搞起來的,可老媽還是有些眼紅心熱。
有這三百萬打底,這下老媽手里邊就松泛得很了。
在李家溝這種傳統型自給自足的地方,家庭年收入上了五十萬,那就真的只是一個數字概念了,有錢你都花不出去。
不過李家溝人的脾性一點沒變,完全沒有家家土豪的自覺性,因為最有錢的那一幫子人,要不醉心于藝術,要不醉心于科研,要不醉心于文化,偏偏就沒有一個醉心于財富。
有這樣一幫子領頭當人樣子,加上李君閣和阿音各種方式的引導,李家溝人也漸漸養成了這樣的癖性。
他們在擺脫貧窮走上小康后,心態沒有經歷膨脹和驕縱那樣一個暴發戶階段,豐富多彩的進修選擇,讓他們直接被李君閣推入了對精神修養和生活品味的追求。
家家男人,都可以來幾樣手藝,侃幾篇文摘;家家女人,都能隨手插出一瓶好花,刺上幾幅繡樣;家家娃子,都能寫上幾筆書法,背一堆詩詞。
在李家溝人看來,這只是揀起了老祖宗們耕讀傳家的傳統,但是他們其實并沒有意識到,他們現在做的,和祖宗們做的,其實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之前的耕讀傳家,其實是一種生存手段,一種自保機制。
在讀書人出仕免稅的大前提下,通過讀,為家族爭得一個更為寬松的生存環境。
這就是古代讀書人心里,族比國更加重要的原因,也是封建制度下最大的弊端。
幾乎所有的封建王朝的覆滅,不管外因如何花樣翻新,內因里邊,都逃不過土地嚴重兼并這一條。
這和李家溝人現在的讀,完全是兩種目的兩種追求。
s:書友們,我是二子從周,推薦一款小說a,支持小說下載、聽書、零廣告、多種閱讀模式。請您關注微信公眾號dazhuzaiyuedu長按三秒復制書友們快關注起來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