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除了地理刨食每個月多了二兩銀子,日子大有起色,崇禎元年春天,黃沂州咬咬牙送八歲的嫡子也就是黃家老三黃義去蒙學。
庶出的二兒子黃勇比黃漢小兩歲,早過了開蒙的年紀只能留在家里幫著打理農活。
黃漢是個戰士,而且是個戰斗技能出眾識幾個字的好兵,只不過脾氣太壞好勇斗狠,眼里揉不下沙子,愛管閑事,因此當兵三四年多次立功卻因為屢犯軍紀至今只是一個伍長,也就意味著手底下只有四個騎兵。
悲劇英雄趙率教帶領四千余騎兵在北風蕭蕭中疾馳,三天三夜的急行軍連身強力壯的黃漢都覺得疲憊。
人馬好不容易進抵薊鎮總兵府所在地三屯營,可惜總兵官朱國彥不肯放客兵入城,趙率教無可奈何只好率領人馬繼續向西往遵化而去。
辛辛苦苦趕來增援卻被拋棄在荒郊野嶺,四千余明軍無不悲憤莫名,西進的隊伍里死氣沉沉,壓抑的氣氛在蔓延。
這支部隊已經是大明為數不多的敢戰之兵,現如今不僅變成了一支被拋棄得不到給養的孤軍,他們還被戰略家后金奴酋紅歹是(注1)盯上了。
紅歹是得到探馬回稟,獲知曾經在錦州讓自己吃癟的趙率教只帶著四千余騎兵往遵化而來興奮莫名,如此天賜良機深諳兵法的紅歹是如何肯放過?
后金軍不前進了,他們暫時放棄奪取遵化城,轉而集中優勢兵力以逸待勞爭取全殲趙率教的四千余關寧鐵騎。
建奴軍事貴族們進行了緊急動員,以最快的速度集結了三萬余騎兵在遵化東十五里張網以待,單等著趙率教自投羅網。
紅歹是為了完成全殲趙率教四千余關寧鐵騎的戰略目的,布置了以騎兵運動包圍的戰術,參加行動的都是八旗精銳,聯合行動的蒙古左右翼也領到了不許放一騎明軍逃脫的死命令。
十一月四日,趙率教這支人困馬乏的騎兵隊伍來到遵化城外一個叫做三里屯的地方遭遇迎頭堵截,那是后金軍上三旗之一鑲黃旗人馬足五千率先發動攻擊。
戰馬嘶鳴,羽箭破空,喊殺聲驚天動地,頑強的趙率教部頂住了鑲黃旗的沖擊,黃漢渾身浴血一直勇往直前,第一次交鋒后他麾下的四個袍澤已經折損了兩人。
黃勝的主將丁如中現在是游擊將軍,他接到趙率教的命令率領本部人馬攻擊敵軍右翼,務必要打穿這里確保主力可以到達遵化東門。
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人人都知面臨生死抉擇,丁如中帶領麾下不到五百幸存的騎兵發動沖擊。
黃漢此時根本沒有思維,他紅著眼睛就是想殺人,因為他眼睜睜見到自己的袍澤中箭落馬死于馬蹄踐踏。
黃漢屬于力量型重騎兵,手上是一柄用上等的閩鐵打造可以單手揮舞又可以雙手揮砍的斬馬刀,刀長七尺,刃長三尺,柄長四尺,重十八斤,可以劈砍,也可以槍刺。
他此時只能揮舞斬馬刀迎敵,因為在抵擋鑲黃旗沖擊之時,黃漢已經射光了攜帶的羽箭。面對箭如飛蝗的戰場,黃漢在馬上矮著身子只護住自己的臉,任由輕箭不時射中自己內穿棉甲外罩鐵甲的身體。
兩軍又對撞到一起,面對面的砍殺自然鮮血飛濺,黃漢幾乎刀刀見血,他竭盡全力揮舞斬馬刀,可惜眼前密密麻麻的后金騎兵根本不見減少……
忽然他覺得后背遭到重擊“哇!”口中噴出一股鮮血,昏昏沉沉的黃漢見到了那個揮舞著狼牙棒打中自己的建奴巴牙喇,他用足了最后的力氣把手中斬馬刀投擲出去……
遵化城外的戰局落幕,紅歹是策馬駐足在一個小山包上遠眺,內心無比得意。想當年在關外遼東受阻于趙率教堅守的錦州城鎩羽而歸,想不到如此悍將居然被自己在大明京畿之地干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