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黃漢帶兵要盡可能提高部隊的機動力,哪怕是步兵也必須人人能夠騎馬急行軍。
不要求步兵騎馬戰斗,只要他們能夠及時趕到戰場結陣步戰即可。
新招募的一百騎術還可以的戰士會作為見習騎兵跟隨隊伍轉戰,他們也全身被鋼鐵保護絕對是裝備精良。
現在黃漢擁有一百零七名參加過遵化之戰家丁騎兵、二十二位從永平府城殺出重圍被黃沂州收留的騎兵、三十位鄭國昌幫忙收留的邊軍騎兵,減去不算兵額的從六品以上級武官一共有二百五十九位家丁鐵騎。
四位鄭國昌的武裝家丁都是鄭氏族人,他們主動要求參加軍事行動搏軍功協助二公子升官,這四人不比一般騎兵的戰斗技能差,黃漢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休整了幾天再次出發的人馬戰意盎然,黃漢帶著全鋼鐵包裹的鐵甲騎士尋找戰機主動攻擊后金軍。
這二百六十三位家丁騎士都是武裝到牙齒的猛人,人人都是挑選健馬雙乘,實力足以硬撼一個牛錄建奴不落下風。
黃漢和憨子的官銜已經高于正七品總旗官,按照大明軍制不在兵額,屬于軍官。他們兩人的戰斗力應該比得上四個普通家丁鐵騎。
還有兩人也不是鐵甲騎兵,他們被嚴令告知不得參加騎兵沖鋒,他們兩人是李睦鄰郎中的徒弟郭孝、劉大壽,也是黃漢的第一批醫務兵,將來是要做醫官培養更多醫務兵的存在。
為了和其他明軍以示區別,黃漢的麾下都在左臂系上一根紅絲帶,打出的大旗上沒有任何標識,就是一團火紅的長方形綢布。
黃漢帶著全身被鐵甲被火紅包裹的騎兵在永平府游走,打擊后金軍鍛煉隊伍,效果太好,實戰練兵果然事半功倍。
外出搶劫搞創收的后金軍吃了大虧,十幾人甚至于三五十人的劫掠團伙已經不能保障安全,被黃漢吃掉了幾撥人馬。
由于裝備精良外加打偷襲戰,又是以少勝多的群毆模式,黃漢的人馬沒有遭受什么損失,只有十幾個傷殘七個戰士陣亡。
損失小收獲大的隊伍士氣高昂,見到后金軍都如同猛虎撲狼群。
永平府有幾個正在被后金軍打劫的村莊被及時趕到的黃漢部救下,這些揮舞紅旗胳膊上飄揚著紅絲帶的明軍救苦救難,從來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還不打官腔跟老百姓和顏悅色對話,很快就聲名鵲起。
老百姓不知道這一支明軍的番號和營伍,只看到紅旗飄飄,他們給這支部隊起了名字,從此以后黃漢的部隊成為了老百姓口中的“紅旗子弟兵”或者“紅旗軍”,有些類似于太祖朱元璋的“紅巾軍”。
這個名字聽起來朗朗上口,正苦思為自己隊伍搞個名號的黃漢見家鄉父老給這支他們愛戴的隊伍起了名字,也就順水推舟把自己的隊伍命名為“紅旗軍”。
他為了宣傳需要,絞盡腦汁寫了一首不倫不類的詩詞,“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破韃虜非好漢,奮勇殺敵無算。愿做蕩寇先鋒,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鐵騎在手,何日直搗黃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