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漢特別注重火器部隊的發展和教育,采取政策傾斜,故而宋鵬飛的隊伍人數比較多,現在就接近三百人。
其中有足一百一十二人是正經八百的鳥銃手、抬槍手,戰斗力如何在接下來的永平府城攻防戰之時就會體現。
未來的“紅旗軍”再要想占大明便宜、繼續網羅弓馬嫻熟騎兵的機會很明顯不多了,畢竟關內無戰事,就不會有太多明軍被打散。
黃漢自然就沒了下手撈人手的由頭,總不能堂而皇之去其他營伍挖墻腳,那樣豈不是亂套了?朝廷也不會答應。
訓練容易上手的火器部隊是以后“紅旗軍”發展的主流方向。
鐵甲太貴,而且數量不足以裝備所有的戰士,因此火器部隊不穿戴鎧甲,戰士們只有精鐵頭盔裝備,身穿鴛鴦戰襖或者棉甲。
火器部隊防護力不行,要盡可能避免跟敵軍肉搏,遠程打擊尤其重要,防備敵軍突破軍陣也是重中之重。
前端有三桿槍頭的獨輪車結陣確實能夠較好的阻止敵軍騎兵沖陣。
這東西造價低廉,攜帶方便,一伍鳥銃手擁有一架獨輪車可以減輕負重,車上可以裝載糧食、帳篷和火藥、鉛彈。
平時推著獨輪車前進時不會安裝上長達一丈二尺的白臘桿長槍,在結陣接敵之時才會安裝到位。
獨輪車上有現成的卡槽,槍頭一端斜斜的指向前方,高度大約離地四尺五寸,尾端貼著地面提高穩定性,安裝時間不到一分鐘就能夠搞定。
火器部隊是步兵,最害怕遭遇騎兵突襲,不是騎兵有多么厲害,而是他們具備速度優勢沖擊力強大,甚至直接能夠把步兵撞死。
只要能夠減緩騎兵的速度,阻止騎兵沖入火器部隊的軍陣,在鳥銃和抬槍的交替打擊下,會把妄圖破陣的騎兵打得哭爹喊娘。
“紅旗軍”已經移師開平鎮,三千多老百姓再也不用跟著軍隊顛沛流離,他們即將在開平鎮安身立命。
這些人有的是隨軍勞力的家小,有的是鐵了心跟著“紅旗軍”的婦孺,他們都將要得到工作,馬上還會有躲藏在避難所的一兩千老百姓到來。
現在為了防備后金軍前來燒殺搶掠暫時不進行大生產,三千多人的工作是修繕鎮城,治理鎮子里臟亂差的現狀,要讓開平鎮成為一個富庶而且整潔的模范城池。
大明的城市都比較臟亂,其實這個時代世界上就沒有幾個干凈的城池,歐洲的城市更加臟亂不堪。
黃漢知道歷史上的明末疫病流行,導致國力下降,如何才能夠防止時疫?唯有提高老百姓的衛生水平。
保持城市干凈衛生,及時填埋垃圾、糞坑不許露天,擁有清潔的水源,倡導老百姓養成喝溫開水的習慣是最方便可行的辦法。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個鎮子都治理不好如何治理天下?黃漢準備從用近現代的模式從管理一個鎮子下手,總結經驗繼而達到管理一縣、一府、直至管理一省、一國。
開平鎮的宗族勢力不會掣肘黃漢的管理,因為多數大宗族會根據協議前往榛子鎮居住,他們還有承認投降后金的短處捏在“紅旗軍”手里,輕易不會也不敢得罪黃沂州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