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孝文和高有謀也早就進入城池,他們此時正在指揮隨軍勞役和步兵收集繳獲,宋鵬飛急匆匆跑來叫過鄭孝文道:
“鄭主簿,師傅給你帶話,讓你趕緊去找藩臺大人,提醒他老人家火速報捷。
咱們這一路人馬應該是拔了頭籌啊!至于斬獲多少,師傅也關照過了,就說尚在統計之中。師傅帶領騎兵兄弟追擊建奴去了,斬獲總會有的,只不過多少不同罷了。”
鄭孝文一聽立刻明白,答應一聲,急急忙忙上馬往西門跑去。
他心里甭提都興奮了,如果真的是自己父親帶領的這一路人馬率先奪城,那么豈不是連孫督師都被壓了一頭?
獲得破城首功的“紅旗軍”該得到何等封賞,他這個八品虛銜的主簿是不是應該更進一步?
沒多久鄭孝文就遇到了入城的大隊人馬,他只是個小小八品官,因為鄭國昌身邊的官吏都認識這位公子爺,所以他連通報都用不著,直接見到了父親。
鄭國昌雖然心情沉重,但是興致勃勃,見到了兒子連忙問道:“黃漢現在何處,是否已經在追擊敵軍?”
此時是公務,鄭孝文規規矩矩用官場稱謂和禮節,他躬身施禮道:“回稟大人,黃將軍已經展開追擊,他安排下官稟告大人,報捷要趁早,斬獲不久就能夠統計出來。”
“哦!不是黃漢提醒,老夫倒是差一點忘了這件大事。”
上一次跟督師孫承宗多多少少有些鬧得不愉快,鄭國昌心里其實一直較著勁。
永平府地界信使往來不絕,鄭國昌知道灤州攻防戰已經打了兩三天沒有最新消息傳來,主力人馬應該是還沒有能夠奪城。
而他這一路偏師旦夕之間就奪下了永平大城,雖然斬獲差強人意,但是復土之功也是天大功勞啊!
此時不趕緊給兵部去公文、給圣天子上奏疏報捷更待何時?
一刻過后,永平府城沖出一隊騎兵急匆匆往京城方向去了,他們會一路換馬疾馳,速度不亞于六百里加急,估計夜里鄭國昌親筆書寫的“永平大捷”奏疏就會出現在崇禎的龍書案。
鄭藩臺得到了復土大功更加不想跟督師過于交集,他準備各行其道,有意沒有派出信使去灤州明軍大營使通報永平府城已經拿下的事實,反正他已經行文去了兵部。
在統計戰利品的高有謀眼看著鄭孝文上馬風馳電掣般往西而去,身邊居然只有一個小廝跟著。
他瞧著自己武力值爆棚的八個家丁如同門神般站在自己身后氣得直跺腳:“你們跟著我干什么?你們是騎兵啊!為何不趁此良機出城去追殺建奴?”
家丁頭子高忠義道:“公子,老爺囑咐過我等,公子在哪里我們就跟到哪里。我們的任務是保護公子,不是真的來當兵混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