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妮說“你管別管人家閑事,咱們趕緊回家吧,衣服還沒洗呢。”后天要回學校上課,還得準備米和豆鼓呢。鐘母前幾個月被介紹到了寶塔的五金廠去做工,村里就隱隱傳來鐘家要發達了。更不提連鐘敬賢也跟著去吃“商品糧”了,頓時有種雞犬升天的錯覺。這種感覺不只是他們幾個人有察覺。連村里人看他們的目光也隱隱不一樣了。四五月份如果鐘母和鐘父能成功轉正,那鐘家就可是“半邊戶”了。也就是說一半的戶口在城里。每個月兩人能領六十斤的糧票。像是“管理”的工廠職位,相當于鐵飯碗,企業是國企。等老子退休,還能推給兒子繼承。那難怪村里眼熱了。她把院子里打掃了遍,看到徐譽站在屋門口收串好的蜈蚣。不禁問了句“哥,你放假上山采藥不。”她其實是想問徐譽家還有沒有止血的藥。徐譽看到她把皮鞋小心的放到窗戶上晾,就知道她想說什么了,于是走到屋子里,慢吞吞的提著一罐黑乎乎的鐵皮罐子出來。對她說“你拿這個抹。我上回做的,夠用到你腳傷好。”他說完,就在四妮兒面前蹲下來“你把腳給我看看,現在怎么樣了。”一副醫者仁心的慈善模樣。四妮兒立刻退了幾米遠。擺手說“不了不了。”我已經好了。徐譽抬起頭,飛快的看了他一眼。那目光飽含懷疑。他低頭的時候,在四妮兒沒注意的片刻,嘴唇邊綻開了淺淺的笑意。。再次抬起頭的時候消失無蹤了。兩人說起藥,劉大夫有一部分的積蓄就是炮制的中藥給人看病,相當于兼職。他教會了徐譽以后,一老一小就有記憶切磋,京都那邊時常送醫書過來,不過是西醫。劉大夫有遺憾,那就是他能診脈,他能制藥,卻看不懂血液循環圖。也搞不懂葡萄糖是怎么被各個器官吸收。以前學堂都教“之乎者也”“孔子曰”。他讀過,卻看不懂。徐譽原本不看醫術,被劉大夫帶著跟著看了起來。耳濡目染。他上學學了生物,于是有模有樣的拿著器官圖給爺爺講解。等兩本書看完。他已經能講的頭頭是道。他笑著說“原本家里的藥草都賣出去了。等過些日子,我再去山里看看,鎮上藥材都漲價了。不過這個時候沒人去收藥了。”他挽起袖子,坐在了旁邊的矮凳上,兩條修長腿交疊著落在青磚上。四妮兒把腿盤起來說道“哦我不知道噯。”她真的不知道。藥材為什么會漲四妮兒搖了搖頭,她想到了一件事情,于是說順著話題道“上次搞大集,我們家豬給殺了,不然去年過年我們家就有豬肉吃了。”“今年不養了吧”他對這件事情并不樂觀。又好像開玩笑似的說道“今年沒人養豬了,豬本肯定便宜了,你不信可以去問問,說不定還能賺呢。”兩人四目相對,徐譽瞇著眼睛笑了笑“村里今年不會有人養豬了。”他十分篤定的模樣。今年養豬說不定是真的可以掙錢了。大集不可能年年這么搞下去。等村里折騰不起了。說不定就會取消。可是農民膽子小,沒有風險概念。今年一看虧本了。明年說死也不會再嘗試。去年搞了一次大集,今年村里連養雞的都沒了。她想到阿花和豬,就忍不住碎碎念的抱怨“養多也不行,要能養十只八只,我們家早發達了。唉,今年我倒是想養豬了,奶奶爺爺肯定不同意了。要我看今年養豬才有機會掙錢呢一窩蜂去跟風能賺到什么錢”去年人都去養豬,豬本攀升,哪怕不搞這次社會主義大集,豬肉價格肯定會下降。總體來說,還是掙不了多少錢。而今年人人都害怕,養豬的人少了。自然豬肉價格就貴了。徐譽聽到這話心里想,四妹妹倒是挺聰明的。她懵懵懂懂抱怨的樣子讓人很想拍拍她的頭。他以為四妮兒年紀小,很多事都一知半解。沒想到真聊起來,才發現她懂得東西不少,不像一個村里長大的姑娘能有的見識。她有時候抱著鐘老爹的報紙看的挺認真的。沒人當一回事。而他現在看來,就有了解釋。周四,蘇茜再一次見到了她名義上的大老板魏莊。他穿著不起眼的灰色長衫,臉上表情總是祥和樸實的。配上那黝黑臉,沒人不相信這是個莊稼漢子。可他說起話來,總是能令人吃驚,聊天的時候能聽到他談起周圍奇聞異事。寶塔鎮風貌也信手拈來。一看就是本地呆了不少年。他請蘇茜吃飯,是在國營大飯店。蘇茜還沒去過國營大飯店,兩人見過幾次面,蘇茜就漸漸的放下了防備。她低著頭,就像一個公司職員面對老板提出聚餐時候的表情那樣。拘謹,局促。四妮兒點了三個菜,他說“這是白先勇以前帶我來過的,咱們鎮上沒幾家館子,做的最好吃的,還是這家大飯店。咱們這兒是沒有什么出名的菜系,不過水產還有點名氣。現在吃蟹的季節過了,不然還能搞幾只來。”或許是他態度很和氣,蘇茜漸漸的也放開了,兩人聊到了最近的市場。蘇茜就沮喪的說“糧食還是那么多,我不敢去人少的地方,也沒去黑市,不過現在有些老主顧了。他們有的介紹朋友過來買東西。”四妮兒聽得聚精會神“布還是賣不出去嗎”蘇茜頭低的更厲害了。“是,沒什么人買我。”她剛要說話,就被四妮兒打斷了。她無所謂的說“那也不用著急,放著就放著,又壞不了。”她的重心不在布料上面。而且現在黑市膨脹,供需關系緊張,正是賣糧食的機會。這邊搞大集,說要破壞私有化,保證社會主義純潔性,那邊的黑市就愈演愈烈。比之前的規模又大了好幾倍。蘇茜抱怨“市場那塊不讓搞了,賣菜都要去供銷社。以前這邊街上還有賣蔬菜呢,現在都偷偷摸摸去黑市上買東西。冬天大白菜好賣,以前五厘一斤,現在一分錢一斤了。”貴了足足一倍。她住在寶塔鎮沒多久,徹底明白了城鎮生活的不易。尤其是在物資緊湊的時候。有錢也買不到東西比比皆是。生活在底層的小老百姓,最容易體會到風吹草動變化。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