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抱病在身,你如今也無人可以依靠,我不能走。”
“如果我在沈陽,成了拖累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累贅,那我寧愿連夜就啟程離開。”
“我并非這個意思唉,”他嘆氣,“總之,我不能走。”
來硬的不行,我打算跟范文程講道理,“你年方二十出頭,正是大好的時候,以你的才華,你真的甘愿過流民一般的生活嗎四處逃亡,無家可歸,食不果腹”
“姐姐,你真的覺得沈陽不時便會開戰嗎”
他這么一問,我也開始有些開始懷疑,撫順失陷后,大明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人人都在擔心這戰火燒到沈陽來。而至于金兵下一步的動作,我們卻不得而知。
“撫順已失,這下一個城池,不就是沈陽了嗎”
范文程卻若有所思道“除了沈陽,恐怕還有另外一個重鎮。”
“是哪”
“清河堡。”
清河堡這個地方在沈陽和遼陽之間,西南距遼陽不過百里。我對“清河”二字略有耳聞,是在撫順茶樓里聽那評書先生提到的。清河雖然城小人稀,但城周四里,四面環山,勢極狹隘,更是號稱“天險”。
范文程攤開地圖,與我分析道“清河與撫順的相似之處在于,兩城皆是兵家必爭之地,且地理位置非常扼要。你看,清河北控寬奠,南枕遼陽,左近沈陽,右近璦陽。撫順是赫圖阿拉向沈陽的必經之路,而清河則是赫圖阿拉向遼陽的必經之路。我若是哈赤,便會繞過沈陽,先攻下清河堡。兩座要壘到手,再深入遼陽和沈陽,乃是萬全之策。”
他分析的有理有據,頭頭是道,讓我不禁傾向于他的看法。眼下明廷把重兵都放在沈陽、遼陽、甚至葉赫這些地方,卻獨獨沒有考慮過清河。這對金兵意圖的錯估之舉,只怕又會讓大明迎來一場敗仗
“所以,我還想留在沈陽,再多陪你和大哥一些日子。”
我心生憐惜,范文程這個孩子,真的是可憐,父兄無法給他什么,如今還要靠他一人獨自撐起整個范家。背負著仁義忠孝,如何能安安心心走他自己的路呢
“文程,人生在世,有取就有舍,自古忠義難兩全你那么聰明,一定明白的。”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