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一看自己和豪格都不會得到一致擁護,于是,他提出一個折衷方案,即立皇太極第九子6歲的福臨為帝,由濟爾哈朗和他自己輔政。當諸王貝勒會議通過折衷方案后,代善立即召集所有文武大臣、王公貴族共立誓書,昭告天地。1643年崇德八年農歷八月二十五日,6歲的福臨正式舉行登基典禮,繼承了皇位,年號順治。
因病去世
順治初年,多爾袞攝政,排斥代善,代善又年事已高,遂在家閑居。1648年11月25日順治五年十月十一日,代善在北京的禮親王府病逝,葬在他的世襲領地北京西郊香山腳下的正紅旗村。
代善的家庭得到一萬兩兩銀子的賻儀,朝廷為代善立碑紀功。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追賜謚號為“烈”。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入祀盛京賢王祠,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配享太廟。
夏允彝“東國乃能恪遵成命,推讓其弟。又能為之扦御邊圉,舉止與圣賢何異,其國焉得不興”
董崇如“東國部主歲老,其子某雄鷙非常,才略不出曩霄公之下,將來邊警尚未已也。”
李民寏“奴酋死之后,則貴盈哥必代其父,胡中皆稱其寬柔能得眾心云。凡得罪奴酋,臨殺,貴盈哥多有救解云。其威暴桀驁之勢,必不及于奴酋矣。”
康熙帝“忠冠當時,功昭后世。”
昭梿“是二人為明臣仆,乃推尊烈王至此,當時神武英略,洵可知矣。”
劉小萌代善幾十年披堅執銳,戮力疆場,立下汗馬功勞,在國家政治活動中同樣立有安邦定國的勛勞。
朱誠如代善在哈赤去世后,以及皇太極去世后的兩次爭嗣斗爭關鍵時刻,敢于直言,使入關前兩代嗣位得以順利進行,穩定了清入關前統一的大局。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