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老爺如期下了葬
接著,京城來人了
伍老夫人顯然是重視這個閨女,她自己是個填房,原配生了嫡長子與嫡長女,又有姨娘生了庶子庶女。
而她自己只生了兩個閨女,一個嫁入了英國公府,另一個卻只能下嫁,她更偏寵這可憐的閨女一些。
喬家姑爺官階不高,一直也未能進京,只輾轉在外頭各處任職,伍老夫人亦是知道。
亦因此才給女兒準備豐厚陪嫁,估計著她的日子不會難過。
后頭喬家因著“流民之事”罷了官,雖有個得力岳家也未能起復。
當時她就曾想過將女兒接回來,然而一來離得太遠,二來嫁出去女兒就是別人家的人,若為了婆家罷官就回娘家,少不得落個家教不嚴的名頭,關鍵是伍家的大老爺不同意。
她雖有私心,卻也不能不顧伍家名聲,只得罷了。
卻想不到罷官這才幾年,女兒竟然就去了這一回,她接到消息后,傷心之余派了自己得力的兩個嬤嬤,兩個管事,四個大丫頭,四個小廝,滿滿當當五輛馬車,勿必好好的將外甥、外甥女接回京來。
一個月后,喬璉璞要進京了
帶著喬璉展以及幾個庶出弟妹一同要進京了。
喬家在這邊沒有五服之內的族人,平常也只是過來打打秋風。她將這邊的老宅與良田都處理了,由京城伍家的管事出面,那價格沒有太吃虧,是當地鄉紳瞧在京城伍家的面子,也是想給自己家族留一條通向京城的路。
喬璉璞將幾個庶出弟妹一同帶入京,不是圣母心什么的,只是就近看著瞧著管著。
這是古代家族為上的古代,喬璉展之后要走科舉之路,那名聲很重要,不能太苛待庶出的弟妹。
但也只是將他們安置到離京城不遠的村子上,好好養著,好好教著。買個大院子,買幾百畝田地,這樣子自己與弟弟也有個后路,表妹難為啊
終于到了京城
喬璉璞把馬車簾子掀開一點兒,試圖看看這京城跟后世帝都有多少相似之處。
不過顯然不大成功,她只看見了遠處深灰色高高的城墻,還有城門處進進出出人流,還有各種規格的馬車,偶爾還有快馬經過。
喬璉璞坐的馬車是伍家自用的馬車,車廂極寬大,她與弟弟倆人對面坐著,中間橫著小茶幾,小茶幾上放著些點心、茶水。
伍嬤嬤等人都被安排到了后頭馬車上,這里隨車伺候地卻是一位十七八歲的大丫頭,笑盈盈地先給倆人請安“奴婢小翠,是老夫人身邊伺候,特來迎表姑娘,表少爺。”
雖然是個丫頭,但長輩身邊的,就是阿貓阿狗也得敬著,不然就是不孝,古代就是如此行事。
喬璉璞少不得要對小翠客氣三分。
喬父去世已有三個月了,喬家姐弟已出了熱孝,他們都穿著淡黃色的衣裳,她那新長出來的頭發是又黑又密的,卻才長出兩三寸,她不喜歡假發,就用淡黃色的頭巾一包,十分洋氣
咳,不過好像古代人不懂得欣賞
至從她過來后,日日修煉,不過三個多月就竄高了半頭,臉色紅潤,背脊挺拔。
然,因她骨架子小,削薄肩,天鵝頸。
看著依舊是弱柳扶風的樣兒,令人見了,無端端地增了幾分憐惜之情
在搖搖晃晃的馬車中,喬璉璞想起兩個月前辦的事情,不由的一笑。
當時,到了離京城大概兩日路程時,她讓伍嬤嬤請了京城來的管事嬤嬤們,取出了喬家賣地賣房的幾百兩銀子,提了自己的要求,其一是百日熱孝之內,不敢去京城舅家;其二是要一家子落戶在附近的小縣城。
伍老夫人安排來的管事嬤嬤們個個能干,不過數天就為喬家買了一處小莊子,位于小縣城與村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