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璉璞讓其中比較忠心的家仆與伍嬤嬤的兒子根子留下一同管著莊子,去請了附近一位老秀才,來教幾個庶弟庶妹識字,還去請了一位繡娘,教著庶妹們的女紅,又去請了一位退伍老兵,教導庶弟們的武藝。
喬璉璞心底明白,那幾百兩銀子是不夠的,不過管事們既然不說破,那她就受著了,反正是伍老夫人出銀子。
馬車十分順利行駛在京城的石板路上,饒是如此,到了伍府時候也已經天色近黃昏,該是掌燈時分。
兩個嬤嬤帶了四個大丫頭,八個小丫頭,站側門等著。
馬車一到,就迎了上來“表姑娘表少爺可到了,老夫人可是日盼夜盼的。”
喬家雖說沒了大人在,不過表姑娘年齡雖小,卻是懂禮的姑娘,知道熱孝不來舅家客居,別人不知道咋想,不過府里管事的大太太卻是松了一口氣。
這可是老夫人嫡親的外甥外甥女呢如果不懂禮,她是輕不得重不得。
小翠從車上先跳下,笑瞇瞇道“今兒不順風,誤了時辰。”她可是一大早去了碼頭,等到了一個下午才等來了表姑娘表少爺一行人。
不過,老夫人一定有賞,這可是肥差,就是等大半天,也要盡職盡責,她心底也是樂意之極
兩個管事娘子抬來腳凳,小翠伸手把喬璉璞攙下車。
一下車,喬璉璞便回頭伸手將才五歲的弟弟抱了下來。
弟弟喬璉展白白凈凈,十分漂亮的男孩,卻是怯生生地,小手一直拉著喬璉璞,被一干下人簇擁著往后院走去。
伍府這府邸地方即好,面積又大。
在這個京官多如狗的京城圈子里,已經十分不錯。
這宅子,在京城比一般公侯府邸都不差。
有些公侯府邸已沒落,雖然有爵位,但沒有出息的子弟,住得還不如伍府一半大小呢。
伍府大致分三大塊,這三大塊分別是寧園,怡園,康園。
康園位于中間,怡園和寧園分開兩邊,三處園子,就是怡園略大一點。
喬璉璞借著黃昏光線看看自己走的這條路,青石板路兩邊有白石砌的花壇,里面花木已然抽牙生葉。
前頭就是一道垂花門,門楣上白石浮雕著康園二字。
進了垂花門,園子里有兩棵桂樹幾乎合抱,枝葉伸展開來,幾乎蓋住了半個康園。
路邊引了一條活水,雖然沒有湖泊,卻也高低修了幾座小木橋,平添了幾分幽遠雅致
迎面正廳里燈火通明,兩個十三四歲小丫頭站在門前,一看人來就打起簾子。
喬璉璞牽著弟弟上了青石臺階,一進門。
撲面而來的是炭盆熏出的暖氣和水仙花的清香氣。
廳里極大地方,正中紫檀木椅上坐著個三十多歲的婦人。
她十歲,母親十八歲才生下她,外祖母十六歲生下母親,如今算來,按說外祖母也該是四十四歲的人了。
但眼前這婦人瞧著不過三十五來歲的樣子。
頭發烏黑順滑,皮膚光滑白皙,規規矩矩梳著圓髻,插著簪,鑲著梳,戴著耳環,身上是青色暗紋織錦褙子,整個人端莊秀麗。
喬璉璞拉著弟弟喬璉展一同跪了下去,道“給外祖母請安”
小小的喬璉展也學著姐姐,奶聲奶氣道“給外祖母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