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秋
“到了,爹,就是這里了,瞧,紅星衛生院。”驢車上,是一對父女。
父親六旬上下,穿著打著補丁的土布衣裳,閨女十五六歲,花布衫、粗布褲,繡花單布鞋,梳著一條粗辮子,辮子尾端還綁著一條紅頭繩,土得掉渣,可她有雙靈動的、黑漆漆的大眼睛,鑲嵌在那巴掌大的小臉上,分外惹眼。
“對,你大哥說,來紅星衛生院報到。閨女,你先下去,爹先去停好車。”那老父親笑瞇瞇的道。閨女是來上那個紅醫班的,學出來就可以回大隊當赤腳醫生,不必下地苦哈哈的掙工分。
“嗯。”錢桂花背著一個粗布包成的包裹,利索的下了驢車。
這一回來紅星公社學習,還是她聽大嫂說起,自己私下里找上了當大隊長的大哥,又將自己從小存到現在那十幾塊私房錢給了大哥,讓大哥去走走人情。
如果不這樣子,大哥也沒有那個閑錢幫她要到這個名額,大哥的兒女也多,花錢的地方也不少,小妹妹再親,也親不過兒女。
錢家爹娘,是先生下三個閨女,再生下三個兒子,最后意外得了她這個小閨女。
當時,錢家大姐已是二十歲的少婦,也剛剛才生了一個閨女,與她同年。
錢家三個姐姐都被錢家爹娘嫁到外村村長家,目前早已兒女成群,過得還成,但不大回娘家。
錢家三個哥哥,也過得挺好。
大哥嘛,不必講,是里溝村上的大隊長,當然是錢老爹傳給他的。
二哥嘛,是個聰明的懶漢,念完了初中,沒考上高中,可還是求娶到了一個縣城里的媳婦,聽說是個死了丈夫的寡婦,好在前夫沒有留下一兒半女,結婚后,二哥的戶口遷出里溝村,就在縣城找了份臨時工,開始吃分配糧的城里人生活。
三哥是里溝村村上出了名的好漢,是位會干活的糙漢子,長得也周正,眼光高著呢,去年十九歲,才找了返鄉知青,也是大隊會計的孫女,她早年是考上財金中專的金鳳凰,只是農民出身,沒有啥背景,被返回鄉。
如今她的會計爺爺退了下來,讓她當了大隊會計。
錢家早早就被錢家爹娘分了家。
錢桂蘭,自然是跟著爹娘住老宅。
三個哥哥嘛,都是在里溝村里重新劃了宅基地,建了新房。
錢家是為了一家可以多養幾只雞,才早分了家。
前些年,上頭有規定,一家一戶只能養兩只雞,精明的錢母就早早的將三個兒子分了出去,如果小閨女也可以分成一戶,她一定也會將小閨女分走。
瞧,小兒子去年才成家,可他一人一戶的日子已經過了好幾年,但他分的糧食還是送回老宅,跟著老宅吃的。
她沒來之前,原主是個懶的,愛吃的,就因為懶,小哥哥小學畢業不去學校,她當時才一年級,就想直接不去了,還是爹娘不同意,才勉勉強強的念完小學,初中沒考上,就呆家里洗洗刷刷,也不去下地。
她長得白凈,小兒子又是個能干的,錢母才睜一眼閉一眼。
“閨女,走。”錢父腋下夾著閨女的被褥,在先頭帶路,他是當了十幾年村長的人。
少年時,家里還是個地主,他也是念過書,享過福的,要不是他父親又賭又抽,將家里敗得干凈,如今他也沒有好日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