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行人面對面,吳招兒微垂著眼,見到男子袍子上的蟠龍圖案,頓時明白,連忙福下去,赭黃袍,蟠龍圖案,入西仙宮,這只可能是一個人,皇上
大宮女連忙跪下“皇上”
吳招兒放出精神力,見皇上劍眉星目,鳳眼生威,端得是一副好相貌
對這位,記憶庫內有段很深刻的影象鮮衣怒馬,肆意妄為的少年郎皇帝的幼子
“起。”皇上聲音清朗,還帶著隱隱約約的笑意“表妹,可比小時候黑了些。朕要賞你一盒上好的肌如雪膏。”小時候,那如同羊脂玉般白皙細膩的小模樣還記憶猶新。
“謝皇上賞賜”吳招兒剛剛起來,又得福下去行禮謝恩,唉,有東西拿是好事,即使這東西她本人用不上,她知道此次入宮有些蹊蹺,然而家里人都是一副樂見其成的樂觀樣兒,只能自個兒丑化下自己。
說這肌如雪膏叫價奇高,還供不應求,是皇后的嫁妝鋪子,可以帶出去讓娘親當人情送人;至于福身行禮,那就當活動活動筋骨吧,反正她又沒有裹過小腳,又累不著自個兒。
本朝還有許多地方受了前朝影響,比如說有不少人家,都喜歡給閨女裹腳,裹了腳的女子走路不便,又不好久立。
耳邊聽見皇上說“自家人,不必多禮。進去陪母后一起用膳。”言罷,率先入了正殿。
就算皇上已先行一步,可吳招兒卻還是老老實實把一個禮行完才起來,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瞧著呢,到時可別說她狂妄無禮,能將這些上位者的客氣當成了真客氣呢當然不能。
與前方皇上一行,隔著十幾步之遙,吳招兒入了正殿時,青服窄袖的侍膳太監已在擺膳,吳太后正在擺弄一盤鮮花,見到了兒子過來,親密地招手,嗔怪道“快來,陪哀家用膳”見太監宮女跪了一地,擺擺手,明媚動人的一笑“多起來吧。”
吳招兒上前一福身“給太后請安”
“招兒,來啦,陪哀家一同用膳”右手拉著皇上,左手拉著吳招兒,前去膳桌。
桌上擺得滿滿當當,起碼有二十多道菜,顏色不一,葷素搭配,可每道菜份量不多,不過幾筷子罷了。
桌面上的盤碟碗筷十分精美,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一見便令人食指大動
寢不言,食不語,這一頓午膳吳招兒用得十分愉快只是可惜每一美味的菜菜肴皆只能嘗三筷,好在菜色多,不然怕是吃不飽
見吳太后與皇上皆已放下象牙筷,溫茶水漱口,溫濕巾凈面,她只得用無限難舍的目光留戀地望上一眼還有不少剩菜的桌面,浪費真可恥
“招兒,胃口不錯”吳太后好心情地取笑著,有個好胃口的姑娘陪著用膳,她不知不覺間也用多了些。
“母后,皇兒也用得多了些,一起去花園走走,消消食吧”皇上提議著。在西北那邊呆了七年,也難為她了。
“哀家得先躺一躺,讓招兒陪著皇兒吧。你們打小就一起玩,如今幾年未見,可以好好敘敘舊”吳家也只有這個姑娘拿得出手了,重要的是招兒她身體健康,可以生下健康的皇子。
想起她一入宮,就想東宮那個壓著,如今親生兒子坐了那個位置,還是讓她與皇后聯手壓上一頭,她如何甘心如也要讓皇兒自個兒喜歡,之前皆是先皇指給他的,吳家的姑娘入宮定要讓他自己開口要,先讓他們處一處,如果沒那個意思,那就再等等,不是還有幾個才幾歲大的吳家女嗎當年她入宮時,先皇已四十出頭。如今皇兒不過才二十。
皇上扶著吳太后走向內室,母子有一句沒一句的說著,場面溫馨無比身邊宮女內侍靜立于旁,等待著主子的招喚
見狀,吳招兒輕步渡出正殿。
獨自立于檐下,明媚陽光下的皇宮像是鍍了一層神秘的金光。
她不由自主地緩緩下了階,一步一步朝外走去,每步都踩得格外踏實,格外的用心
突然,身后伸出一只手撥了撥吳招兒頰邊垂下來的一綹散發,嘆道“招兒,別將那額頭的美人尖遮了去,可好”語氣嫻熟,動作親昵
“皇上”吳招兒一回頭,連退三步,優雅福身,堪堪避開那撫向耳邊的修長手指。
“唉”皇上竟然大步走了過來,穩穩的牽住了吳招兒的手,語帶調侃地“表妹,不記得朕曾跳下水救過你嗎”
吳招兒恍然,她回頭看了眼身邊的男人,這是什么情況倆人吃過一頓飯就這般熟悉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