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育嬰堂一片兒,除了每日定時來巡邏的衙役之外,往來走動的就幾乎不見男人了。
沿著天井是一排正在漿洗衣服的老嫗,她們看到寶玉一行人走來,也絲毫不好奇,眼皮子都沒有抬起來,只是坐在老嫗們身邊玩耍的女童,偷偷拿眼睛瞄了幾眼來人,被來人發現偷看之后,又怯生生地躲到阿婆們的身后。
等到一個大院前,寶玉一行人就被告知這里是育嬰堂正院,跟著寶玉的家丁九到十六號因為是五大三粗的漢子,而一到四更也是十四五歲的半大小子了,便不能入內了。
好歹寶玉事先考慮到了這樣的情況,還帶著錢嬤嬤和一月二月出門子的,不然一更說什么也不肯放寶二爺一個人進去。
在此處說一句,原本出場過的一到八號家丁是賈珠的人,而寶玉因為經常要外出行走,倒是得了賈母的允許,提早得了家丁,便很不走心地順著大哥哥的順序往下叫了。
寶玉見到胡嬤嬤的時候,并沒有露出什么驚嚇的神情不就是臉上有一塊胎記么,他以前見過丑的人多了,這樣子的胎記并不算什么。何況對方一身月白色夾衣,不施脂粉的另半邊臉也是賞心悅目的相貌,配以從容不卑不亢的舉止,很容易叫人忽視了她面上稍許的瑕疵。
但是看在胡嬤嬤的眼里,便不由地覺得這個小少年很是沉穩,難怪十六皇子與他是好朋友。
兩人見禮之后,胡嬤嬤叫人給寶玉看茶。
奉茶的也是熟人,那便是從前十六皇子路見不平與賈氏三兄弟從人販子手里解救出來的女童。
女童如今已是十四五歲的少女了,相貌出落的越發好,便更是不敢往外走,每回出門子,都低垂著頭,恨不得人家看不清楚自己的樣貌,免得被地痞流氓瞧見了,多出事端。
本來按照寶玉的性子,早就不記得一個三四年前的女孩子到底長得什么模樣了,但是這個少女眉心一點殷紅的痣倒是很特殊。于是寶玉很快想起來兩人曾有一面之緣,沖她微微一笑。
或許是因為寶玉的長相實在是太乖巧了,怎么看都沒有什么殺傷力,于是少女并不像是往日見到陌生男子那樣驚惴不安的,而是也回以微笑,然后退回到胡嬤嬤身后。
胡嬤嬤帶著寶玉與他的丫鬟婆子參觀了育嬰堂,現在此間共有老嫗四十五人,婦人三十人,少女十八人,女童六十七人,女嬰一百二十四人。上下共計二百八十四人。
老嫗大多是從前宮里放出來的宮女們,因為家人都死絕了,沒處可投奔,便干脆待在育嬰堂里頭度過余生。
婦人有被休的棄婦、也有是寡婦,生活艱難,為免門前潑皮無賴尋事,干脆入了育嬰堂。
少女最少是因為好多到了年紀的,要么嫁人了,要么與大戶人家簽了活契做婢女去謀生活了。
女童再長幾歲,也要步少女們的后塵,減輕育嬰堂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