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外頭的人真可惡,盡是恨不得看你鬧笑話的。”
寶玉無所謂笑笑“誰叫殿下不拘一格降人才呢連我這樣的白身也能做正五品,可不是要遭人嫉妒了么”
“行吧,你看著辦就是了。”十六就是掛名的合股,啥事兒也不干,就負責擋蒼蠅,“對了,今年該回淮安了吧”
“快了,把養殖區的事情交代一下,之后偶爾去看看就行了。”現如今聽汪小魚說,隔壁有些村里已經有人開始悄悄收海蠣子圍起來自己養的,不過汪家村的人一開始沒敢這么做,而是叫汪小魚試探了賈大人的口風,得了準話才敢放心養海蠣子畢竟賈大人的養殖區就在汪家村旁邊,去年對咱們村也是多加照顧的,多少人家因為養殖區增加進項了做人不能不懂規矩,先來后到的道理還是得講的。所幸的是,賈大人大氣的很,無所謂汪家村的人也搞起海蠣子的養殖,只是說距離自己的養殖區稍微遠一點,以免日后收獲的時候發生扯皮的事情。
又有,寶玉吩咐了三更四更,今年養殖區的海蠣子繁殖之后,也可以分一部分小海蠣子去外頭養因為養殖區范圍有限,再增多,密度多大,反而不利于海蠣子的生長。
這對于附近十里八村的人來說,無異于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情了,因此他們還有些猶豫呢賈大人真能把一兩銀子一個的海蠣子苗給咱們
汪小魚糾正一兩銀子一個是日后長大的售價;再有,賈大人也不是免費送的,要領養、分養的都得立字據,照規定辦事才能拿到海蠣子苗,怎么就不可能了
不過凡事總有第一個敢吃螃蟹的,在和汪小魚確認過確實可以借賈大人那里的海蠣子種苗之后,又細細打聽清楚了收獲期需要付怎樣的代價,去年二十人的建工小隊領頭的拍板咱們干了賈大人的養殖區都是咱們建的,如今依樣畫葫蘆再建一個,沒道理會養不好,要搞就搞大的。
于是沿海轟轟烈烈地開始了海蠣子的養殖事業,倒是昆布沒啥人愿意去養,因為賈大人的昆布上市之后賣的價格也不過爾爾,私下還有人說賈瑛這是失策的云云。
當然,能說寶玉風涼話的都不會是海通鎮附近的百姓,畢竟他們感激寶玉還來不及呢。
三月底,老皇帝給十六兒子的賜名下來了單名一個旭字。然后十六給他兒子取了個小名叫亮亮不過一般也沒幾個人可以這么喊他。
五月里,昆布的銷售情況突然變得火爆起來,許多外地的客商紛紛來射陽收干昆布。
“怎么回事這是怎么回事”
一開始,外地的客商還不想說原因的,就怕說了之后賈大人這邊養殖區要提價了,但是后來來的外地人多了,總是瞞不住的原來,這昆布啊,能治大脖子病
總的來說,除了沿海一地,其他地方的大脖子病都挺多,本朝初有醫者配出了四海丸,說是專治有療效,但是藥畢竟是貴,不是人人都吃得起的,反正脖子粗一點也沒事,忍者吧。遂各地大脖子病的情況并沒有得到遏制。
等三月里,有客商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弄了點干昆布他們那兒地處中原,沒啥海味,帶點干昆布給家里人嘗嘗鮮也是好的。
便是吃了一陣子,哎嘿家里原先有大脖子病的老娘居然好了在此說一句,他能行商就表示家里不窮,老娘純屬是因為年紀大了耍脾氣不肯吃藥才拖著大脖子病不會好的
又一打聽,自己送了幾家干昆布的,原先但凡有大脖子病的,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這客商還有些不確定,拿家里干昆布去找有患大脖子病的人家試驗了,這一試,心里就有了底。
這樣的情況不只在一地發生,經過兩個月的醞釀,終于在五月,射陽縣海通鎮汪家村迎來了昆布的銷售高峰。
對于三更四更報來的情況,寶二爺竟然未卜先知一般地早早就給出了批示不漲價,不限購。這叫兩個如今能夠獨當一面的小廝越發敬佩寶玉,也越發不敢對差事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