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紅包已發
唯一一個不曾治水的工部中人么是賈政。
話說賈政這么一年多跟著孫虎子搗騰水泥,就算是個榆木疙瘩也應該開竅了。
更何況,政二老爺的內心深處還是憋著幾分勁兒的,創新是不會,但是死記硬背最佳配比的比例還是可以做到的。
這么說來,也是孫虎子聰明或者說,是孫虎子背后的老孫頭聰明,指點過虎子,進入工部之后,即便乃是一小吏,也要擺明立場,他既是榮國府出身的人,那這輩子都抹不去榮國府的影子,除非立下什么不世功勛、彪炳千古孫虎子才多大,能有那樣的野心老孫頭也覺得,自家祖墳不可能再冒這么大的青煙了,才能叫人單獨拎出一只眼睛來看他,否則賈這個字,天然就是和孫連在一起的。
故而賈政和孫虎子,一老一小,相處得倒也得宜,有功勞,賈政領了大頭,必是要給孫虎子留下小頭的。
諸位看官也別覺得賈政行事霸道太過,實則是滿京城、滿直隸的人都知道榮國府的老少爺們是再仁慈大方不過的
不然才一區區孩童孫虎子,縱使真的于燒水泥上有幾分天賦,也并非非他不可;甚至有人家暗暗想過,這若是自家家生子,還上奏替他表功干啥牢牢捏著身契,好叫他繼續為府里主子出功出力才是啊功勞奴才連自己的命都不是自己的,功勞又怎會是他的呢
當然,上頭的后一種想法,很多人只是在心底悄悄想一想罷了,要是真的說出來,又太過刻薄了些。
賈政自詡為君子,自然不會行如此有違君子之道的事兒的。
現如今,他對自己這份燒水泥的事業很滿意且看看,京城、直隸,因為水泥,興起了多大的變化
那平坦可飛馳牛馬車的道路、那高達三四丈的水泥小三層樓
從原先說起榮國府滿京城的人只會開口說“哦,年紀輕輕就擔任禁衛軍總兵的賈瑛就是榮國府出來的。”或者說“賈存周賈瑛的父親是也。”
好不容易憑借水泥,政二老爺也揚名了,哪怕這份名聲一開始也是兒子給的,可是他現在敢拍著胸脯說寶玉一開始倒騰出來的水泥,比自己和孫虎子后來實驗了無數次的高強度水泥要遜色多了
后來的水泥,無論是強度、硬度、還是干的速度都有質的提升,賈政天天都打雞血一般地撲在水泥窯那邊,要不是他有個好兒子、并且工部的頭頭發了話要注意保密,包管有不少人要找關系去參與進水泥的改良中來。
正是因此,水泥的研究雖然是保密,可是不能完全瞞住工部的人,工部一多半的人要跟著巡黃河的御史出去了,不可能只是看看黃河而已,陛下都說了,事急從權。便宜行事,發現問題,立馬彌補要不然帶著戶部的人去干什么干吃糧草么
勢必要有一個精通與燒制水泥的大師的存在,一路好教這些工部人如何配比燒制。
孫虎子年紀太小了,于為官的門門道道根本就不清楚,再加上他只是一個才脫了奴籍的小吏,在水泥試驗窯那邊做實驗還好,若是出來燒建工事,恐怕難以叫工部別的官員配合、也難以指揮動征調的民夫。
所以說,雖然年齡并不代表能力,但是很多時候,世人以貌取人,覺得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寶玉從前吃過這樣的苦、孫虎子現在也因為年齡而被隔開這樣重要的差事。
當然,在寶玉看來,孫虎子年紀還小,以后整個大明大江南北需要用水泥的地方多得是,以后自然還有別的機會。再不濟,等到孫虎子大一點之后,自己自然會在別的方面給他找回應得的榮譽。
現在的問題是,怎么我每次出差公干,保護的人不是岳父就是親爹呢寶玉搖搖頭笑笑。
黛玉那個時候正在替他列單子,寫著要帶什么,不帶什么呢。
上一回出京,大面兒上也是黛玉給寶玉準備的,因此這一回她做起來倒是駕輕就熟,唯一有些主要注意的,則是出行的季節不同,需要帶的藥物也有不同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