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先帝的親兄弟姐妹全部都比先帝去得還要早,大部分是在先帝打天下的時候就沒了人如今獨留一個醇親王,但是并不代表人家沒子孫啊相反地,因為先帝登基之后特別優待這些喪父的親侄子們等等,所以十六這一輩的堂兄弟們基本都是年紀比他大挺多堂兄就像是比賽一般,一個接一個地生孩子,生得最多的譬如豐郡王,也就是十六他早死的二叔的嫡長子,年過五十,如今已經有二十個兒子、十八個女兒了,子又生孫,孫兒輩的人數又比上一輩翻一翻,最大的孫子都在談親事了,最小的兒子還沒出牙
為啥子嗣這么旺盛因為先皇對他們好啊,給他們大大的府邸、大大的莊子、多多的美人、厚厚的賞賜就是沒給實權,有這樣好的條件,白天走雞斗狗遛鳥,晚上困覺造人
想要參加科舉的,大多是幾次皇宮中模擬科舉試中成績還可以的少年們。
平心而論,他們從小被陛下扒拉進宮念書,接受國子監老師和翰林院學士的教導,其教學質量是外頭一般官學、家學所不能比的,更不要提那些寒門學子在普通私塾的所學這就好像是全國重點實驗學校和普通地方公立學校的區別。
除非是真的智商有問題,不然就算是應試方面差一點但是素質方面來說禮樂騎射等等,這一群宗室子弟們都遠高于科舉應試學子們的平均水平。
皇室宗親強烈要求參加科舉。
禮部尚書周世安有點兒頭大。
但是再頭大,這件事也得好好議一議,畢竟今年他兼了東宮太子太師之職,瞪大眼睛想要對他挑刺的人可不少。當務之急最重要的就是先探一探陛下是什么意思。
畢竟宗室子弟們現在的這個強烈要求可和虛職不一樣。
但是戶部尚書錢大人卻是高興比發愁要多,因為這提議要是真通過了,是不是戶部就可以省出一大筆養著宗親的銀錢了
反正老水家的小子們因為各種主管客觀的原因,居然大部分達成了一致,想要為自己等人謀求一點福利。但是他們也不是瞎胡鬧的,找了其中文筆最好的水星寫了一篇萬言書,洋洋灑灑,誠摯萬分,其中心思想就是咱們老水家的孩子都不是孬的,不愿白領陛下的俸銀,想要自食其力,為陛下盡忠盡力換取養家糊口的資本,懇請陛下恩準以及咱們一定保證不辜負皇恩,不會仗著宗親的身份亂來的
再穿插當年老水家打天下時候宗親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本朝建國之后大家都萬分擁戴先皇和今上的思想覺悟,整個主基調就沒錯了積極向上,忠君愛國。
這是大白話,但是水星撰稿是真的有一手,至少這篇萬言書傳開之后,還是有一部分年輕文人被感動了的。
此時,十六也在和太子商議此事。
水旭想了想說“兒臣覺得,科舉乃是為國甄選人才的舉措,只要德行無虧、才學過人,不論是什么身份,王孫子弟或者平民百姓理應都可以參加。”
“那你可知其中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