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再次叩謝圣恩。
然后老皇帝叫四喜帶著他去偏殿梳洗,畢竟又是跪又是哭的,儀態不整了,接著又留了林如海吃了一頓飯,以示恩寵。
…………………………
林如海吃完一頓飯,在眾多求見陛下的官員羨慕的眼神中出了宮,馬車就候在宮門外。
此次進京,他身邊跟著的林二管家,在方才碼頭下了船之后就去京城中的林府歸置行李了。留在宮門外的是林二管家的小兒子,站在皇城墻角下看著鎧甲明亮的侍衛們,小子的腿肚子還有點哆嗦,過了飯點沒見老爺出來,也不敢從兜里摸干糧吃。
好不容易等到老爺出來了,小子連忙殷勤伺候:“老爺,您慢著些。”
林如海扶著小子的手上了馬車,吩咐到:“回府吧。”
“是。”
回到林府,黛玉已經在正堂候著了,父女兩幾個月沒見,自是一番激動不談。
黛玉拿帕子擦了擦眼淚,破涕為笑:“看我,只顧著與爹爹說話,竟然是沒讓爹爹去換衣服。”一面又說:“今兒我早上出門,就被老祖宗吩咐了好幾遍,叫您晚上去榮國府吃宴。父親先去洗漱吧,想必不一會兒幾位表哥也要來相請了。”
大約是此地地皮薄,才說起賈府三兄弟,賈珠等三人就來請姑父過府吃酒了。
林如海換了衣裳,在書房見了三兄弟,一一問了課業情況和生活情況。他鼓勵賈珠,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若是在京中無甚進益,出去游學說不定能夠開拓眼界與思維;并且肯定了賈璉年后要捐官的做法,只說“場面上走動起來,有個官身也好不被看輕。”;至于寶玉,寶玉是林如海最看不透的人了,要說聰慧也是有的,可是偏偏不肯讀書了,再一想他出生時候的傳聞,林如海又覺得應當是榮國府的老祖宗想得通透,給她小孫子指點了活路與明路。
不過這樣一來,原本妻子想要將女兒嫁回娘家的事兒就有待斟酌了,畢竟寶玉胭脂二郎聲名遠播,要說喜好雜學沒關系,如果是純然的紈绔,自然是配不上自家的掌珠。
所幸玉兒年紀還小,又得了陛下手書免去了日后選秀,自己還可以替她慢慢相看——思及此,林如海哪里會不知道家里沒有個女主人的不便,但是為了不委屈玉兒,他現在還是不打算續弦,只好將玉兒安置在她外祖家托老太太教養著。日后,日后再說罷……
林如海將妻子的三個侄兒都指點了一番,見賈珠若有所思,賈璉一頭虛汗,寶玉面帶微笑,便說起了上回交給賈珠的書。
要說此事真是險之又險,偏偏陰差陽錯在暗處的那些人都以為這書早就被火燒了、被水泡了。而知道書還好好兒的幾人壓根就沒把珠大爺和寶二爺當時護著書的事兒放在心上,那關頭,大家都帶著自覺對自己最有用最寶貴的,大家伙兒都帶了銀錢,珠大爺是舉人老爺,要去考狀元的,特別寶貝書籍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