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奇怪了,我瞧周家,倒是一副要舉家出遠門的樣子。進了周家院子,炒米和肉干的味兒倒是明顯,一般人家,哪里平日會想著做這個吃。”
眾人一聽,悚然一驚。
午后,李文淵手書一封,尚未成折子,便有封丘縣令再次來報,周家周雨求見。
周雨得周翁八/九分真傳,分析起來頭頭是道。
封丘縣令聽了之后冷汗涔涔:果然今年會是夏日暴雨連綿么?周翁為何不早早告知我!
現在這時,卻不能埋怨周翁明哲保身了,至少周家還有周雨這樣子站出來的……
李文淵問他:“爾方才所言,有幾分準?”
周雨說:“不敢欺瞞大人,家學淵源,料一個月后的天氣,四五分準;測半個月后的天氣,六七分準;若是七日之內,便有八分準頭;三日之內,從未失手。”
“以你所見,今年雨量如何?”
“遠勝往年。”
……
若是再保守一點的人,也許就不敢信周雨的話,可李文淵本就不是一般的人——不是走一般的路子的人。
前有賈瑛,后有周雨,中間有他自己一路所見所聞的判斷。
【黃河沿岸,甚是不樂觀。】
哪怕今年不是幾十年一遇的暴雨之年,只要有京城去年夏天的雨量,封丘河堤,就危矣啦。
是日,就連賈政和兩位吃瓜主事都覺得,李大人和封丘縣令的模樣顯示出,事情很嚴重的樣子,遂并不敢多言語,老老實實聽他們說。
這樣子,也給李文淵省事,在他眼中,沒什么文官武將的差別,所有官員就分為貪的、不貪的、聰明的、蠢的四大類,其中一二和三四并不沖突。
很幸運,寶玉在他分類中是二三,封丘的縣令也是。不貪的,又能干點實事,李文淵還算是欣賞這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