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岫的喪事瞧著平平,唯一叫人值得說道的一點也就是榮國府那邊的親事。
正是因為一切都風平浪靜,安郡王一面安慰自己這事兒是天衣無縫的,一面又忍不住憂心柳岫那邊到底是不是真的都清干凈了。
整個新年他都是在忐忑中度過的,好在那個最早被他發現馬腳的在書房伺候的小廝依舊日常給宮中匯報些有的沒的,安郡王也偷偷截了信看過,照上所書暗碼對著四書五經破譯,總能查到其中規律,從臘月二十五起皆是一切正常。應該沒有人把柳岫之死和自己聯想到一起。過了大半個月,他本以為此事已經過去了,沒想到出了正月,十六就來了個大招,他直接攤開了說——沒錯他手里有暗衛,是先皇傳下來的,現在他覺得暗衛用著已經不合適了,干脆成立錦衣衛把暗衛四部轉明。
【那和我有什么關系呢,肯定是因為十六這個膽小的,在禁衛軍乾清宮隊正死了之后覺得人人都想害他唄。】安郡王如是想著,但是依舊覺得挺遺憾,畢竟要再收買一個乾清宮當差的禁衛軍,不是一般的難。
一切的變故發生在今天早上,當安郡王聽聞新成立的錦衣衛上門之后,便立刻叫人去把書房的伺候的小廝帶來——但是,那小廝居然從昨夜起就不見了!據說是報了病休息兩天!
安郡王心頭一陣狂跳,待到見到楚洵,對方的刀柄明晃晃地對著自己嫡長子,口口聲聲奉旨辦事,態度十分之強硬,安郡王就知道,什么都完了——要是沒有十六旨意,這群錦衣衛敢如是囂張行事?而十六能夠撕掉偽善的面皮,叫手下人直接做出沖撞他兄長的王府這么令人詬病的事情,那么一定不會沒有完全的理由去堵御史們的嘴。
安郡王思來想去,只覺得這并不是自己計劃不周,而是因為父皇偏心太過,居然留了這樣的人手給十六,而不是給他可憐的喪妻又瞎眼的兒子。
【并且,即便是見了小十六,我也是不心虛的,我沒有任何危害他的舉動!】安郡王這時候又無比慶幸地覺得幸好柳岫只有一個人,動作慢,而自己當時為了求穩,只是收集信息還什么都沒來得及做。
他英勇地站出來,一副慷慨赴死的姿態被錦衣衛帶走,他相信,路過的官宅無數,總有不平之士為他喊冤——一個容不下已經被撤藩的兄長的皇帝,該是多么地心胸狹小啊!
這時候,安郡王又聰明了起來,他知道,因為撤藩之事,只要自己這輩子沒有謀逆,便是一般二般的罪名都無礙的。
而謀逆?
不不不,自己什么都沒有做,最多只是一個窺探圣意而已。
…………………………
最后,安郡王也沒有性命之憂,只是被圈在了府中。
叫十六覺得惋惜的是,這么一來,他二哥的幾個兒子女兒前途和婚嫁之事倒是要受到影響了。不過也虧得現在宗室可以參加科舉了,二哥的兒子們要是真的上進,努力一把,也可以從零開始,十六拍著胸脯保證,至少在自己在位期間,對于他們和別的宗室子弟絕對會一視同仁,不會遷怒的——只是這話說出來,恐怕都沒有人會信吧。
【當然這群侄子們畢竟年輕,熬到二哥死了,人死事消,時間久了朝臣們也便淡忘了,到時候真的有本事,便讓太子提拔他們便是。】十六如是想著。
這一件事,終究沒有披露出來,畢竟其中涉及不少不好叫百姓知道的內幕,不過十六卻完全沒打算瞞著家里人——滿打滿算,他的家里人也就是皇后和兩位皇子了,還有個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