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就在這時,遠遠的傳來一片呼號聲“快跑啊——飯堂開飯啦——”
就見剛剛還人煙稀少的街道上,眨眼間不知從何處冒出大批量袖子上寫著“掛”或“外”甚至還有“內”的昆侖弟子。
眼見著還有不少師兄師姐乘著法寶飛劍,從遠處呼嘯而來,如狂風過境。
更有甚者,楊夕甚至在里面看到一個袖子上寫著“長老”。
楊夕:感覺好坑……
這下不用再多說,是人都明白那鐘聲應該是開飯鐘。楊夕撒開兩條小短腿,跟在人群后面狂奔。終于在街道的盡頭,看到了傳說中的昆侖飯堂。
碩大一個“飯”字,真是想認錯也難。
映入眼簾的情景,即使神經粗壯如楊夕,也忍不住咽了下口水,留下一滴冷汗。
那是一間兩面透風的三層樓。老規矩的一面進人,一面出人。
一樓到三樓根本就沒有樓梯這玩意兒。
楊夕捧著自己的白瓷碗,站到一樓排隊的人群后面。盡管排隊的足有幾千人,卻愣是沒有一個插隊加塞的。
抬頭就可以看見,那些會飛的師兄師姐們,就在他們頭頂排著二樓的隊伍。而更上一層,還有三樓。
楊夕嘀咕道:“怪不得昆侖弟子發的服裝是褲子,而沒有裙子、道袍這種東西。”要不然這群修士就露底了……
眼見前面的隊伍行進速度十分緩慢,楊夕不由的有點著急。左右看看,才發現像她這樣捧個碗傻等的,都是昆侖的“準”弟子,而那些老弟子們,則大多數手里拿著典籍,玉簡,一邊閱讀一邊等。
昆侖這苦行僧式的修行氛圍,簡直可以用癡狂來形容。楊夕見前面是一個身穿“外”門服飾的青年,忍不住輕聲詢問道:“這位師兄,請問在昆侖只有這一個地方吃飯么?”
外門青年轉過頭來,見楊夕是個“準”弟子,很是熱情道:“吃飯的地方有很多,不過這里最劃算。在昆侖,一般有三種吃飯的辦法,一種是自己身上帶著靈石,修煉或者上課時就順便解決了。一種是有錢有閑的弟子,就到街上的酒樓去點菜吃。最后一種,就是我們這樣的,按月交了伙食費,然后到了吃飯的時間來飯堂領。”
楊夕臉色一白:“還……要交錢?”
青年了然一笑,“沒關系,可以賒賬的。”
楊夕:我就知道……
隊伍慢吞吞的往前走,眾位新弟子眼見著師兄、師姐們都有事做,實在是閑得抓耳撓腮。有那身上有家里帶來的功法的,就掏出功法來重新研讀。還有些默默的開始閉目練氣,或者在手上練習些小法術。更有一些干脆掏出《昆侖修行指南》來看,哪怕多記住幾種法寶的功能,也是好的嘛。
而楊夕則默默拿出“夜行”劍上的靈玉吊牌,開始研究這把劍的使用方法。
昆侖出品的法寶,甭管是不是制式的,大多會配一塊玉牌,里面以神識刻印進去使用的方法和效果。而這種玉牌,又可以在各種店鋪里面回收,一塊玉牌可以換一顆一品靈石。童叟無欺。
楊夕研究著“夜行”的玉牌,越看越覺得這千年之前的鍛造者,當真是膽大心細,匠心獨運。原來這柄飛劍,除了傳統的削金斷玉,耐力剛強,因其五行劍胚是以能承載五行劍術之外,竟然還附加了一個法術。那位“四肢抻不直”先生,把它命名為“潛影暗殺術”。須得在純黑無光的環境下,以神識激發。
楊夕點頭,這劍選中自己,大約還有自己練氣期就能修煉神識的關系。
待楊夕研究完玉牌,前方的隊伍也就排的差不多了。楊夕看著前面只剩了三五個人,熱氣騰騰的大鍋已經近在眼前,在一片撲鼻的香味中陶醉得兩眼閃亮。
忽然眼前一晃,憑空閃出一個人影。那人似乎是一眨眼間從地底下鉆出來的一樣。
楊夕眨眨眼,道:“哎,你占了我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