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安安、趙誠實、儒袍公子哥一起向高臺走去。
經過李三身邊時,趙誠實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把手中的韁繩遞了過去,李三牽著兩人的馬急忙轉頭看向別處。
這個時候,開南城元宵燈會排名第二的花燈也有了歸屬,臺下的人群里傳出兩聲喝彩,便沒了動靜。
因為大家的焦點都在高臺中間的花燈上!
安安、趙誠實、儒袍公子哥登上高臺,很快引起臺下觀眾的注意。
安安的穿著打扮不同于漢人,而且是個小姑娘;趙誠實一身普通衣衫,但頭上的青銅惡鬼面具尤其醒目;至于儒袍公子哥,有些人看到后暗自發笑。
“傣族圣女——妙妙!”
“傣族的人都不喜歡讀書,更不會參加科舉,她一個姑娘家喜歡舞文弄墨,簡直是個另類!”
“呵呵!”
高臺下,知道儒袍公子哥真實身份的家伙開始竊竊私語,更多的人對著高臺上的安安和趙誠實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元宵燈會是民間的傳統節日,無論男女都可以參加。但歷年來,登臺解謎幾乎都是書生,哪聽說過女子在這種場合拋頭露面?
那個頭戴惡鬼面具的家伙更離譜,現在天色已黑,有些小孩子看到面具后直接被嚇哭。
安安、趙誠實、儒袍公子哥上臺后,城主司馬南立刻走了過來。
“本官猜到你會來!到現在為止,壓軸的難題還沒有才子給本官一個滿意的答案,看來今年元宵燈會最矚目的花燈非你莫屬!”
司馬南來到儒袍公子哥面前,笑著打趣道。
儒袍公子哥朝著司馬南躬身一禮:“城主抬愛,在下必將全力以赴!”
司馬南點了點頭,看向和儒袍公子哥一起登臺的一男一女。
“這兩位是?”
司馬南疑惑的聲音響起。
“一面之緣而已,我們三個來湊湊熱鬧!”儒袍公子哥恭敬地回道。
“如此甚好!”司馬南嘴角抽了抽,強顏笑道。
安安、趙誠實、儒袍公子哥來到高臺中間的花燈前,望向花燈上卷軸上的難題。
此時,留在花燈前的才子還剩下十幾人,一個個抓耳撓腮急得團團轉,備好的筆墨紙硯反而無人問津。
很多才子最后選擇了放棄,滿臉郁悶地走下高臺。
一首《青玉案·元夕》珠玉在前,如果自己的作品沒有亮點,對比之下只能貽笑大方,還不如就此離開。
“為了公平起見,咱們寫在紙上如何?”儒袍公子哥提議道。
安安和趙誠實默默地點點頭。
三個人走到書桌前,安安提起硯臺上的毛筆,眉頭擰成一個“川”字,抬頭望向夜幕中的滿月;儒袍公子哥左手負在身后,面色凝重地下筆,仿佛手中的毛筆有千斤重;趙誠實拿起毛筆,想都不想在紙上刷刷地寫了起來。
留在花燈前的十幾名才子立刻圍到書桌旁,看到趙誠實如此裝逼,臉上露出不懷好意地哂笑。
這家伙戴個鬼臉面具,即使寫出的東西狗屁不通也不會丟人,反正看不到真實面容,實在是高啊!
趙誠實身前,一個個毛筆字龍飛鳳舞,幾個呼吸的工夫,才子們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呼吸頓時變得急促起來,眼睛里滿是不可思議。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隨著才子們的聲音逐漸響起,高臺下嘈雜人群很快安靜下來,整個元宵燈會只剩下才子們的聲音在傳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