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
李辟塵心中一動,感知那些純陽氣息緩緩涌入“三陽鼎”中,被其中孕育的三道原本陽氣煉化,漸漸被祛除暴躁之意,成中正平和之態。
陽不歸自身則暴躁難馴,本來陽氣便屬“動”,而陰氣屬“靜”,一動一靜,相輔相成,是謂之陰陽,缺一不可。
三道人站立三方不動,手指俱起一點真陽火,散發陽氣構筑中央三陽鼎,氣息如溪流似江河,緩緩流淌,似永無休止。
祝凝心額頭滲出汗來,她純陽意境不過三分,劍陽尚未修至圓滿,此時維持時辰一長,卻是有些脫力,難以維系,遠不如李辟塵與葉緣。
她微微喘息,幸而此時鼎中已有中正平和之氣逸散,她心中一動,知道將要成了,于是強自支撐,運轉全身氣息。
待一炷香后,中央三陽鼎中有一點光華大放,有一道中正純陽之氣悠悠升起,此陽氣一出,剩余諸氣盡數從“鼎”中升起,見此狀,李辟塵頓時開口“三陽收”
話語落下,指尖一點仙火隱沒,而同聽號令,另一側葉緣收火,祝凝心亦是收火。
純陽之氣盤踞,三人各自引動自身體內法與理,于是陽氣受到牽引,紛紛順著諸道人氣息尋去,被融入身軀氣血,得自然純陽真意。
“陽氣已出,諸位,我等可上前去取了。”
那位出竅神人心中大定,喚諸道人上前,那些純陽精氣被群道攝取,紛紛融入自身,動用法與理煉化。
葉緣煉化陽氣,再抬頭,見那神靈站立城門上,頓時高聲喝“說好的,凡得陽氣者皆可過關,如今純陽已煉,人道神,你還不開門”
“開門”
那人道神靈忽然哈哈大笑“好好好,這便開門去”
他手中忽然出現一根鐵索,緊接著,這位身披青甲的人道神靈猛然拉開大關之門,疊陽關大門隆隆而鳴,其中一道光怪陸離的大道顯化,兩側皆有仙山云海沉浮,正中央,一尊宮闕坐落,大如星辰。
仙山之上紅楓搖曳,如火似霞
“頂上宮開”
倚帝山外部三隘,鎖靈大河前接連顯化數百道人,天寒州其余宗門,大派小派也盡數到了,另外兩側,那煉山河處,大山洪流暴涌,頂上一尊山神端坐,而山前同樣有無數道人顯化出來。
第三處,一條河流忽隱忽現,其中銀魚跳躍,神龜蟄伏。一位河伯從河中升起,雙目有神,身披淡青長衫,手中持一木簡,再望前方,又有數百道人顯化出來。
“我宗仙府出世,勞煩諸位跑這一趟。”
河伯開口,對群道打個稽首,那些道人紛紛還禮,接著便聽河伯言明望天河規矩,凡在某道上勝過他者,方可過河。
那煉山河處,山神同樣言語,鎖靈河自不必說,待三處外隘盡數言明規矩,群道才開始動作,紛紛派出自己本宗高手,前去破關。
大宗底氣十足,而小宗則心涼了半截,人微言輕,門中最高不過結丹人仙,第一關能過已是萬幸中的萬幸。
前方大戰正酣,遠處一大一小兩人來至,那青年道士牽著孩子的手,從諸多道人中間走過,不時間響起他道歉的聲音,那孩子也是奶聲奶氣,但聲音卻又空靈似黃鸝。
“道友借過”
“大叔借過”
小娃娃不斷拱手,那些道人見了這孩子,俱都是笑起來
“呦,哪里來的娃娃”
“這孩子長得白凈,瓷娃娃一般”
“慢來,我這便讓你過去。”
道人們的聲音含著善意,那青年道人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連連道謝,復又對那孩子道“知春,我稱道友,你稱前輩便可,不可說大叔,這失了禮數。”
娃娃點點頭“前輩大叔”
青年道人笑著搖頭“去了大叔,只稱前輩。”
二人互相交談,從后方一路前行,路上引諸多宗門領頭之人側目,在觀看一番后,卻是紛紛訝異,那青年道人似全無修為,沒有半點法力在身,但那孩子卻是實打實的靈童,身軀內三清充盈,又似是木靈神體,當是上好的修道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