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代,買什么都要票,布票酒票油票肉票糧票棉票,自行車票,收音機票,縫紉機票,沒有票啥也買不到,不賣你。一直到了83年,才開始出現議價商品,就是你可以不用票了,但是要貴點。首要的就是糧食,從83年起,城里就能吃飽飯了,也是從那一年起,城鄉差距開始拉大,農村越來越落后。85年以后各種票就退出商業領域,成為歷史了。
姥爺一邊說著感謝的話,一邊收拾東西,張興明大聲喊“謝謝阿姨,阿姨你真好看。”那售貨員就哈哈笑,抓了一把糖出來說“來來,阿姨再給你拿這個,認識不”張興明一看,是飴糖,這在這個年代可是好東西,一般人還真沒吃過。連忙撐開小兜,說“謝謝阿姨,這是飴糖,高粱飴,我認識。軟的,可甜了。”
售貨員把飴糖塞進張興明的小兜里,摸了摸他的腦袋,說“太可心了這小玩藝兒。”
揣著兩兜糖,跟著姥爺出了合作社,和站在外邊正和人說話的王丫再見,爺倆就往回走。
買了一堆東西,加起來有幾十斤,張興明也拿不了重東西,就把布扛在肩上,跟在姥爺身邊走。姥爺把東西都裝到一個口袋里扛在肩上,手里拎著醬油白酒和一塊肉。今年不殺豬,就買塊肉過年。
在83年以前,肉由國家統收統銷,在國營副食商店買肉都是凍肉,憑肉票買,只有私人殺口豬,私下里能買點新鮮肉還不用票。83年以后,政策變化很大,國內農貿市場開始遍地開花,就能隨便買到新鮮肉了,而同時,國營副食商場紛紛關門,退出了市場。
那時候政策反應很慢的,一個政策出臺了,比如允許私人經營副食品,省城馬上就有農貿市場成立,幾天時間產供銷就成型了。而下面地市就慢一拍,要等幾個月,才會形成一級市場,地市下面的區縣更慢,可能半年,也可能一年,才開始有動作。而我當時所在的就是區縣級市場。沈陽那邊批發市場都建起來了,我家這里才出現露天集市,整整晚了三年多。農村更慢,90年代合作社還開著呢。
下午,張興明和姥爺可算是到了家,走的骨頭都要散了,到家爬上炕就不想動了,迷迷糊糊睡了過去,一覺睡到吃晚飯。
晚上吃了飯,把兜里的糖掏出來給哥哥,那種硬水果糖是哥哥的最愛,反倒是飴糖他不感興趣的樣子,張興明就留著自己吃了。硬水果糖果味濃郁,在嘴里可以化很久,小孩就愛吃,飴糖要嚼,粘乎乎的,幾口就沒了。
七天過去,葡萄酒沒好,還在發泡。氣溫低了,發酵時間延長,張興明也沒有辦法。硬是又等了一個星期,可算是不繼續發泡了,這還幸虧有個玻璃瓶,能隨時看清發泡狀況。過濾,去渣,又放了幾天,總算這點葡萄酒能喝了,味道還不錯,就是有點甜大了,葡萄含糖太高,砂糖放多了。
當天哥哥喝了一小碗,喝高了,喝完倒炕上就開始睡,一覺睡到第二天中午,把姥姥姥爺樂的夠嗆。其實這種葡萄酒酒精度不高,也就是7度左右。
葡萄酒可以軟化血管,對老人身體有很多好處,今年做了,喝習慣了以后,明年姥姥姥爺自己就能做了。
幾場大雪下來,就到了年根,78年就這樣過去了。
s:下一章就離開農村了。
我知道這段章節沒有出采的地方,很平淡,感謝一直收藏推薦和堅持看下來的書友。十分感謝。這一段是我心底最彌久的記憶,每每在夢中會回到那里,醒來滿臉淚水,四十多年啦,早已物似人非。再次感謝。接下來進入小學卷,要開始賺錢了,改變人生,從此開始。求繼續支持,收藏,還有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