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江浙和沿海一帶的私人商業已經如火如荼,而遼東這邊不過是剛開始有人試水,賣些煙酒糖茶小孩零食,后世聞名的奉天五愛市場,這時候也不過還是二十幾個為生活所迫的個體戶自發的聚集在奉天五愛街的路邊練攤。
這里就不能不提一個在當時舉國皆知的名字,傻子瓜子。
中國最早形成的民間品牌,發展速度最快的民間品牌,也是最早開始大量雇傭工人的私營企業,83年他的雇工已經超過了三百人,在當時真的是舉國震驚,弄的他的案件被直接送到了最高的辦公桌上。
最后,最高批示允許私人企業發展,傻子瓜子被無罪釋放,從此打開了私企高速發展的大門。
和二哥幾個人在旅館外面的小店吃了飯,二哥幾個人一邊看著街邊景色說笑著一邊閑逛著回旅館,張興明則是低著頭胡思亂想。
臨近旅館門口,就聽著前面有人爭吵,抬頭一看,旅館門前圍了十幾個人,吵鬧聲就是從那傳過來的,二哥幾個人第一時間看向張興明。
一路下來大伙聽二哥的,二哥聽張興明的,已經養成習慣了。
張興明上一世在廣周生活過一年,gd話不會說但日常對話還能聽個大其概,仔細一聽,好像是一個香崗人在火車站把包丟了,隨身證件和錢全沒了,想借旅館的電話往香崗打電話。
可是旅館的人說沒有證件和介紹信不接待,一個堅持原則,一個著急向家里求援,就吵了起來。這時候旅館的人正告訴那個自稱是香崗人的人在不走就要喊警察了。
這個時代,私人是沒權安裝電話機的想裝也花不起那個錢,再說了,就你自己裝了打給誰,當然領導除外。
只有政府部門,國營單位還有領導家里才會有電話,公用電話更是沒有,國內第一套公用電話系統還是84年深鎮政府引進安裝的,并發行了全國第一套電話卡。
2010年的時候這套共三張面值90元的公用電話卡價值50多萬。而就在這一時期,國營服務業的電話就基本上充當了公用電話的角色。
由其是旅館飯店的電話,基本上都是被當成公用電話來打的,不然就得去郵電局,這個時候叫電報大樓。
去電報大樓就意味著排隊,無休止的排隊,而且通話質量非常不好。
個體經營多起來以后,80年代中后期,電話向私人開放,很多做生意的人家里都裝了電話,那時候裝一部固定的電話的費用,真的讓人感動,張興明老爸的三年工資肯定是不夠的。
電話開放以后,裝的最多是居民區里的食雜店,他們取代了國營單位,形成了中國內陸的第一批公用電話。
那時候經常聽到食雜店老板站在街頭巷尾喊誰誰家下來接電話,然后跑下來一個光著膀子的,接電話也是要收費的。
中國內陸的第一批名片上,印著的都是這種電話,電話號后邊印著劉大媽喊或是李嬸喊,電話接通以后就得說一句劉大媽吧麻煩你喊一下誰誰。
就在這個疑似香崗人和旅館值班員之間馬上就要發生肢體接觸的一剎那,張興明走到了兩個人之間,攔住了旅館值班員那只伸向疑似香崗人的手,其實是為了擋住這值班員的眼睛。
“哎呀,你怎么在這啊來找我”張興明扭頭看向這個疑似香崗人那張大圓臉,心里想這個時代香崗人就有啤酒肚了
嘴里不停“你這么遠跑廣周來看我,實在是不好意思啊,你看這事整的,我應該去看你才對嘛。”邊說邊向香崗人擠眼睛。
“哎呀,”要說香崗人的腦袋在這個時代轉的就是比內地人快的多,這香崗人馬上就反應過來了。
張興明話音未落他就接過去了“弟弟,我可系找到里了,我地錢包合有證照全都不見鳥,幸虧我記得你說你就據在這個里館里,可系這個同記就系不讓我進去,幸虧里回來了。哎呀,你真系我的救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