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士青年點點頭,盡管對于所謂的“東山武館”不以為意。但是青年還是能夠通過剛才控馬和拋銀子的技法看出那個吳少爺還是有著幾分藝業的。
大約能夠相當于他們宗門的雜役弟子吧
老丈被引起了談興,繼續賣弄的說道“當然對于吳少爺來說,最大的改變并不是他從一個才子變成一個武癡。更大的改變來自他的性格方面,正是這方面的原因,我們才給他給了個外號叫吳老”
老漢說道這里,聲音戛然而止,憋了半天才輕咳了幾聲,卻是再也不發一言。
青年俠士順著老丈剛才的目光看去,就看到一個青衣小帽、長相清秀的書童從那邊走來。
或許是感覺到了青年的注視,書童緩緩的沖著他點了點頭。然后他和和氣氣的給街上被自家少爺沖撞的街坊們道著歉,一路緩緩消失在了俠士師兄妹的目光中
待到吳浩策馬狂奔數里,來到自家吳府的大門的時候。他腳上發力在馬上一蹬,呼的一下就竄上了自己家的院墻之上。
家里面的幾個巡邏的護衛,聞聲呼嘯而來,等看到了他的身影又齊齊的停止了腳步。
吳浩大門不走,非要上墻
他并不是為了裝逼。
而是因為他們家的格局完全是園林式設計。講究一步一景,曲徑通幽,路徑布置的彎彎繞繞。
聽說了自己母親病重的消息的他,哪里還有耐心去按照正常的路徑去繞到她那里。
自然是走房頂效率最高。
他一邊在一個個或高或矮的房屋上騰挪縱躍著,一邊暗暗后悔這么長時間待在武館沒有回家看看了。
萬一子欲養而親不待
想到自己的母親,吳浩的眼中微微的發熱。
他呼嘯的沖到了母親的住處,不待門口守著的丫環通傳就闖了進去。
一進去,他就凄惶的喊道。
“娘”
“娘”
其聲之哀切,令聞者落淚。
就連屋子里面隱隱約約傳來的一陣“稀里嘩啦”的聲音都停了下來。
不過吳浩一闖進屋子里,就知道剛才隱約聽到的稀里嘩啦的聲音是什么了。
屋子里面的景象一目了然,四個中年婦女兩兩相對而坐。
這幾個人吳浩認識三個,一個是家里的管家趙伯的妻子,一位是自己的奶娘劉姨。至于正大馬金刀坐在主位上的,赫然就是自己的母親
盡管還有一個貴婦人打扮的人,吳浩不認識,但是他很清楚這些人在干什么。
桌子上面那一個個小方塊已經深深的把她們給出賣了。
打、麻、將
此時,他的母親大人,正拿著一個紅中,高舉著,定定的看著雙目通紅,氣喘吁吁,滿頭大汗的闖進來的吳浩。
她微微愣了一下,最終還是把紅中給打了出去。
然后她抬起頭來笑靨如花的對著吳浩說道。
“兒子,驚不驚喜,意不意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