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個時候,戰事已經基本或者快要結束,他又貴為國師,雖然八百龍息軍被全殲,但責任也不全在他。
可以說,憑他的身份,只要自己不作死,在艽朝完全可以橫著走。
但就是這樣,他都還是如此。
到了后來,人們漸漸發現,這位新任國師發瘋病的時候,幾乎總是在夜里。
于是就有流言傳了開來,說是有冤鬼作祟。
這種坊間傳聞聽聽也就是了,到了他們這個級別,冤鬼索命根本不可能。他身邊又不是沒有護衛,什么孤魂野鬼敢這么不長眼睛?
再說了,鬼魂作祟一般都是心愿未了,如果是要準備鬧出人命這種級別,通常會天有異象,作為對當事雙方的警示。
一來警告鬼魂不要胡作非為,二來提示人要注意點兒,你被盯上了。
可唐國師倒好,瘋病發的時候,通常都沒有征兆,雖是夜晚,也是萬里無云,周圍顯得十分寧靜。
所以,在史書上,為了美化他的形象,有些東西就描述得語焉不詳了。
到了最后,就變成了一個不解之謎,以為他是真的瘋了,或者說,間歇性發瘋。
唯一能治得了他瘋病的,只有一個人。
那就是逸仁帝。
那是很偶然的一次機會,逸仁帝夜間飲酒外出,恰好碰上在御道上披頭散發的唐否,自然于情于理也要過去看一下。
再怎么說,那也是自己的師兄,以及自己的國師。
雖然對唐否的瘋病早有耳聞,但怎么檢查都發現不了毛病,而且他自己本人也是支支吾吾,不敢多說,一副擔驚受怕的樣子。
可是,正當逸仁帝準備靠近的時候,卻發現了更遠處的兩道身形。
那兩道身形自然也看見了逸仁帝,轉眼間,化為兩道青煙,消失不見了。
當然了,雖然能治得了這瘋病,但也僅僅限于那一次了。
在那以后,逸仁帝再也沒有出過手。
即使唐否發瘋病的時候快要將皇宮的門給敲爛了,她也不管不問。
因為,那不屬于她的因果了。
她知道,有些情分,用一次,就少一次。
當晚的那兩道身影,黑的那道還好說,白的那道的那個眼神,讓她不自覺地想起來曾經陷入癲狂過的某人。
雖然……和唐否有著深仇大恨的,并不是那一襲白衣……
所以說啊……這一黑一白……他們自己的因果……天道又怎么會管?
這兩個人從一開始就是如此,蔫兒壞!
嚇了唐否一輩子,偏偏不取人性命!
這很不厚道,但很“里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