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買藥”并非一些普通草藥,而是暗指藥引。三兔子買藥,實際上就是去做掉五兔子。
那么,第二個結論出來了:五兔子是個殺手。
“二兔子瞧”,說明它會看病,也是它提出要讓五兔子當藥引。
所以,第三個結論:二兔子借刀殺人,不費吹灰之力就弄死了五兔子。
到此,童謠分析過半,三個結論也有理有據地列出。
“剩下的一半呢?”
“怎么沒了?”
有人在下面嚷嚷。
苗苗:“題目只要求得出三個結論即可,并未要求全篇分析。”
換言之,古清這三個結論都得到了認可,她才能順利晉級。
再看看其他人寫的什么?
苗苗從沒能進入面試的那沓試卷里隨手抽出一張,投映到白板上。
下一秒,偌大的會議室爆發出一陣哄笑聲。
分析1:大兔子病了,二兔子瞧。說明大兔子是個老頭,二兔子是個醫生,而且還是私人醫生。
結論1:大兔子很有錢。
分析2:三兔子買藥,四兔子熬。說明三四兩兔是打雜跑腿的下人。
結論2:大兔子真的很有錢。
分析3:五兔子死了,六兔子抬。在大兔子病入膏肓的時候,恰好出現了五兔子的尸體。
結論3:大兔子要借尸還魂。
……
最后還來了個大總結:有錢能使鬼推磨,死兔都能變活兔。
好在沒有將答題人的姓名一欄投映上去,大家笑歸笑,至于是誰的,恐怕只有當事人自己才清楚。
有了現場抽驗,那些被淘汰的人雖覺遺憾,但心頭卻并無不滿。
技不如人,所以,甘拜下風。
趁這會兒氣氛輕松,有人提議:“能不能讓我們看看分數最高的那個人是怎么作答的?就算輸,也要讓大伙兒輸個明明白白,對吧?”
此話一出,立即得到大片附和。
什么輸個明白,那都是借口!
這些人純粹是好奇,想知道正確答案。
“行啊!”苗苗從晉級的十份答卷里抽出最下面那張,投映到屏幕上。
相較于古清的言簡意賅、點到即止,這份試卷的主人明顯“騷包”得多,不僅把整首童謠都分析了一遍,還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入手,得出不同結論。
所以,答題區密密麻麻寫滿了字。
卻又不顯擁擠凌亂,相反,排版清晰,字跡有力。
第一個角度:謀殺。
前半段分析和古清相差無幾,甚至更為詳細和具體,將這里面的邏輯梳理得清晰明了。
后半段大致如下:
二兔子為什么借刀殺人弄死五兔子?根據后面九兔子哭泣并哀悼五兔子,不難看出這是一起“情殺”!
二兔子愛上了九兔子,但九兔子愛的是五兔子,最后二兔子對五兔子起了殺心,借由大兔子生病建議讓五兔子當藥引,最后由三兔子動手,四幫忙行兇。
事情經過到此已漸趨明了。
那么,“五兔子死了,六兔子抬,七兔子挖坑,八兔子埋”以及最后出現的十兔子又該如何解釋?
“六兔子抬”,并不是指六兔子抬死去的五兔子(因為五兔已經被做成藥引,根本沒有尸體),而是六兔子“被抬”,因為——它死了。
從童謠所給出的信息來看,六兔和七八兔無冤無仇,因此,后兩者并不具備殺人動機。
那殺死六兔的,就只能是殺手三兔。
因為三兔去殺五兔的時候,五兔恰好與六兔在一起并聯手反抗,最終失敗。五兔成了大兔的藥引,那六兔的尸體怎么辦?
這才有了“七兔子挖坑,八兔子埋”。
在廝殺結束,一切塵埃落定的時候,十兔子出現了。
根據上述分析不能看出,大、二、三、四、七、八、九、十兔活了下來。
而這些幸存者,能夠保住性命也不是沒有理由的。
大兔子——手握錢權的高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