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行說“那個不敢請。”
齊清諾說“那你早點睡吧,掛了。”
第二天早上,楊景行和齊清諾八點碰頭,發現彼此精神狀態都還不錯。兩人八點半到賀宏垂辦公室報到,賀宏垂卻說換地方,去四零二。光紙上談兵畢竟不行,實踐才能檢驗真理。
龔曉玲也已經準備好了,她把總譜打印了四份,讓幾人人手一本。龔曉玲說看屏幕很沒感覺,所以她上課都少用投影儀。
九點,四個人在四零二坐定。楊景行和齊清諾的兩臺電腦分別擺在桌子兩邊,兩個學生這邊是雙排鍵,老師就用電鋼琴。
龔曉玲說教室收拾得不錯,還夸贊設備“你們兩個人都有條件,是該強強聯合。”
賀宏垂問楊景行“你父母應該知道城隍和大衛”
楊景行點頭“知道。”
齊清諾看楊景行“你還敢稱兄道弟,不怕挨揍”
賀宏垂不關心這個,抓緊時間開始上課“先回憶一下昨天的,龔教授說得好”
把昨天的內容復習一下后,楊景行再說說自己昨天晚上的新收獲。齊清諾今天就比較多地發言了,對于楊景行在新作中遇到的和聲障礙,她看出來主要因為楊景行嘗試突破傳統的和聲理論卻似乎無從下手,比如在強調主音還是削弱主音的問題上陷入了泥潭。
在楊景行之前的作品中,和聲的運用可以說是越來越熟練自如的。比如從雨中驕陽到風雨同路,之間就有個很大的進步。老師們對風雨同路大方褒獎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這首曲子不但旋律好,鋼琴部分的和弦更是精彩。不夸張,不貧乏,實事求是,很理性的感覺。
讓賀宏垂尤其高興的是楊景行在后來進行雨中驕陽的管弦樂團編曲時所表現出來的舉重若輕駕輕就熟,顯得對配器和和聲這兩大件已經掌握得面面俱到了。別說學生,就算是教授或者一般的作曲家也未必能在幾十件樂器的編曲上顯示出那么豐富的經驗。
可是如今,楊景行在這首新曲子上卻表現得有點畏畏縮縮,似乎一下就變蠢了,這才十幾件樂器呢。
其中的原因,兩個教授看出來了,不過沒說,因為怕打擊楊景行的積極性或者是低估了他。
齊清諾看出來了,而且直言不諱“民樂的和聲理論匱乏是眾所周知的,我覺得需要我們去嘗試去豐富。可能在老師們看來三零六不夠嚴謹,但是覺得借鑒不是壞事”她像是寫評論一樣下結論,沒什么個人情緒。
這確實就是楊景行遇到的問題,雨中驕陽編曲的時候,他有無數現成的經驗和技巧可以拿來用,就相當于學習了知識點去解決和這個知識點相關的問題。只要掌握得夠扎實,不太蠢,就完全沒問題。
雨中驕陽的好聽,很商業化說嚴重點就不是出自藝術家之手的藝術品,而是熟練工匠的優秀商品。
可給三零六量身打造的新曲子完全不一樣,看看這個樂隊組合,就是奇奇怪怪的。當然,現在已經有不少這種打著民樂的幌子演奏西方音樂的組合,有個別還做得不錯,獲得了一些關注或者成功。
可楊景行的目標和眼光顯然是奇葩類型的,看看他的主旋律構架,總譜中各種各樣的曲式技巧運用,各種各樣的作曲手法豐富,他用了幾個月的時間,目標顯然不是寫一首聽起來還像那么回事的小曲讓三零六像演奏雨中驕陽所謂的民樂版那樣,去獲得一點點喝彩和掌聲。
僅僅用民族樂器演奏,那不一定是真民樂。或者還是老祖先的霸王卸甲,高山流水,二泉映月重復了一百遍啊一百遍。抱祖宗大腿最沒出息,沒發展就等于滅亡。
當然,除了楊景行和齊清諾,有理想發展民樂的音樂人還多。高級一點的,會寫一些器樂作品,在調式上感染點中國味,聽起來就很是那么回事了。可是偶爾一首琵琶曲或者一首二胡曲是拯救不了民樂的。
發展才是硬道理。楊景行跟邵芳潔學二胡的時候,邵芳潔就說起過她的偶像,一個已經旅居國外的頂級二胡演奏家,叫許可。這位大神對二胡所做的貢獻才是真正的繼承,沒有發展你繼承了有屁用
當許可用二胡演奏野蜂飛舞的時候,或者是在西方管弦樂團的配合下演奏流浪者之歌的時候,他那無與倫比的技巧讓二胡做出了對音樂的全新演繹作為我們新一代的炎黃子孫,有可能會在某個時刻比聽二泉映月更驕傲。
如今楊景行想做的就是這樣的事,不過不是在演奏技巧上,而是在作曲技巧上。可是他當然沒不要臉到跳著腳對朋友和老師大聲喊出理想的地步,所以只能點頭同意齊清諾的話“我是想找點新方法。”
其實齊清諾在寫云開霧散的時候顯然也在這方面做過嘗試,她沒有失敗,但是也不是多成功。所以云開霧散盡管是首優秀的作品,但并沒得到老師專家們的交口稱贊。
如今這么多人在民樂發展上各種嘗試的不得力,其中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傳統音樂理論知識的匱乏。盡管我們是個愛好音樂的民族,盡管我們有二泉映月這種能讓頂級指揮聽了后下跪的音樂作品,可我們沒有系統的理論知識。幾千年來,我們甚至連記譜法都沒有,那么多音樂作品甚至只能口頭相傳,該遺失了多少
旋律和節奏是感性的,是生理性的,一個沒聽說過音樂為何物的人也會感受甚至創造旋律和節奏。可和聲不行,這需要豐富的理論知識去理性的組織安排。
而最遺憾的是,我們的傳統音樂中的和聲理論知識基本為零。可現代音樂不能缺少和聲和弦,連二泉映月也有樂團伴奏了。這就是市場
當然,市場的并不一定就是好的,當初小澤征爾第一次指揮二泉映月弦樂合奏時候幾乎是敷衍了事,但是他聽到獨奏后,就哭著下跪。
可是,我們不能要求每個八零后九零后的二胡學生都朝著把指揮拉下跪的目標奮斗吧我們十幾億人就這么點能耐么
聽齊清諾說穿了楊景行的想法后,龔曉玲也不藏著掖著了,雖然楊景行所表現出來的那點點天賦和熱情在“發展民樂”這個大課題面前顯得螳臂當車杯水車薪螞蟻絆大象,但是她還是真誠地鼓勵道“想到了就要大膽去做,努力沒有失敗”,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