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行哈“拿就看他們單位流行什么,和你爸同樣職位的開的什么。”
何沛媛說明“也沒這么好面子主要是他開,可能有時候我也開一下。”
楊景行建議“那還是買你喜歡的,你喜歡的你爸肯定喜歡,你弄輛粉紅色的他也不會嫌棄。”
何沛媛咯咯,抱怨“我喜歡小點的車,我爸那么高。”
楊景行說“飛度那么小我也能開,你爸沒我高。”
何沛媛敏感了“就你高”
“不是這意思。”楊景行對美女完全耐心“我是覺得車就是代步,如果我再換車,我就買輛滿足基本需求的,二三十萬的可以了,省出來的錢還能吃幾頓好的,總比放在那貶值好。”
“就知道吃。”何沛媛好嫌棄“去歐洲了吃個夠”
楊景行覺得“肯定要餓瘦。”
何沛媛切一聲“明天幾點走”
楊景行說“中午,不過來不及吃午飯。”
“活該。”何沛媛“就想著出風頭。”
楊景行不要臉“責任和義務。”
何沛媛沒興致的語氣“那你好好義務,好去好回,不說了。”
楊景行嗯“謝謝,你們也好好準備。”
何沛媛拜拜。
楊景行晚安。
浦音訪問團一行就六個人,楊景行是最低職位的,為了節約經費,和校長副校長們一起擠在經濟艙里近二十個小時,到達訪歐第一站里昂,當地時間晚上了。
到比青旅好不了多少的酒店放下行李,來不及吃東西洗漱,先馬上開會計劃第二天的工作。事無巨細校長都要親力親為了,楊景行更得負責好自己這一塊。
第二天,楊景行是滿負荷運轉,先跟丁桑鵬作曲技術理論分析的法國編委會面,然后參加十來個人的小型學術會議。楊景行的英語比較勉強,不過對手們也沒高到哪兒去。
學術交流之后,楊景行要見學生,就是大場面了,上百號學生,其實就是個作曲大師班。楊景行在臺上也站得住,畢竟第一交響曲已經確定為柏林愛樂下個音樂季的主打之一了。老外還幫忙統計了,三十歲往下的作曲家,雖然楊景行才出道兩三年,但作品是被商業演出最多的。
在大師班上把一群小年輕唬得云里霧里之后,楊景行并沒招來仇恨,人家還爭相合影。
作曲大師班之后又是鋼琴大師班,楊景行并不怎么演示的,大部分時間耍嘴皮子,偶爾來上一兩個小節,感覺也能怔住場面。好像學鋼琴的年輕人,更容易更愿意崇拜高手。
雖然在高層專家領域楊景行有點知名度,但是他的群眾基礎太薄弱了,所以這個大師班也不是被東道主請來的,也沒有酬勞可拿,只不過是在展現了絕對實力并贏得了口碑之后,浦音才好意思跟人商量怎么展開更多學術交流和學生交流,諸如之類。
兩天時間下來,浦音團隊還是非常滿意所取得的成果,也肯定了楊主任做出的貢獻,根本沒時間旅游觀光,大家趕往下一站德國。基本上法國人只是用來練手的,德國才是此行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