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送別著名藝術家還是領導同志,殯儀館的經驗是豐富的,再加上治喪辦公室的盡心盡力,親屬根本無需操心,對各種已經妥當和將要進行安排布置都挺滿意。
就殯儀館已經收到了三百多個普通聽眾的花圈預定量來判斷,明天肯定夠從吊唁廳一直往外沿路兩旁密集擺放出一百多米到前面分路口,而且大部分花圈都是“功業長存”那一款,會很好看。
治喪辦公室已經仔細做過相關工作,但是親屬可以再過目一下名錄,看看花圈的擺放順序有沒有問題,尤其是吊唁廳內那幾百個各種來頭可能更有必要講究一下,除了少數位置不能動其他的都能親屬決定。
按說領導也是客人,所以親屬還是想看看大概是在什么地方停車走什么路線。殯儀館也只是根據過往經驗來安排,具體事宜并沒人來對接,辦公廳好像也不清楚,而上一次有國家領導人來吊唁是零六年殯儀館改建之前的事。
逝者長孫突然想到,可不可以把吊唁廳正前這一段挺寬的路用花圈左右間隔開以出入分流呢
這個嘛楊景行先覺得不是很有必要,其他人也認為不太合適,吊唁廳里有規矩就行了,外面還是看起來熱鬧點好,拍出來也更好看。
今天就有攝像機來了,不知是哪個臺的楊景行挺重視的“我去打個招呼。”
這邊兩男一女,好像也很快發現楊景行是快步沖他們而來,只是不知道是什么用意,就直愣愣等著。
楊景行早點展示笑容打招呼“杜曉師姐”
年輕女人一下滿臉花開“楊景行”還踮一下腳。
楊景行又老遠伸手“師姐好。”
師姐迎上“師弟好哈”兩個男人也陪笑了。
“在這里遇到了。”楊景行握上手了就不松“工作嘛”
“對。”師姐點頭把表情沉穩下來“明天拍,先來看看。”
楊景行又握了握才撒手,看看師姐的胸牌“電視臺”
師姐點頭“對,我現在在人文藝術頻道。”
楊景行顯得多熟悉一樣“什么欄目”
“我打雜的,什么都做。”師姐再次收斂笑容“丁老的節目還沒確定,但是我們想留下一些影像,肯定是有價值的。”
楊景行對男人點頭“謝謝。”
“都是我師兄,臺里的師兄。”師姐再呵一下“你變化好大。”
“你也是。”楊景行就會“越來越漂亮了。當時你幫忙導演慶婚短篇的胡老師,孩子馬上兩周歲了。”那是學校排練g大調鋼琴協奏曲期間的事了,杜曉是小提琴組的,兩個人也就這么點交集。
“啊”杜曉挺驚訝“這么快,時間真的好快。”
“是呀,不知不覺”
“男孩女孩”杜曉很想知道的樣子。
“男孩,很可愛。”楊景行還是想認識“師姐幫忙介紹一下師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