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好。”杜曉先介紹同樣年輕提攝影機的“這是劉師兄,劉磊。”
互相點頭握手,一個你好一個辛苦。另外一個應該年過三十的男人不用介紹,主動伸手“楊先生你好,我叫陳鴻建,主要負責策劃魅力浦海和新文藝欄目。”
“看過。”楊景行也不怕對質“挺好的節目。”
杜曉說明一下“在那邊就看到你了,跟他們講排過你的作品,哈”
“師姐不叫我。”楊景行慶幸“幸好我視力還行,差點錯過了。”
“主要是”杜曉用有點夸張的笑臉憋出一聲哈“你第一第二交響曲我都還沒聽過。”
“謝謝師姐關注。”楊景行挺開心,接過這個陳鴻建的名片看了看再抓緊機會“也留個電話吧,再有機會就請師姐幫忙捧場。”
“好呀。”杜曉挺大方“其實我一直等鋼協的唱片,可安馨和喻昕婷都沒錄。你打給我吧,一三九”
楊景行邊撥號邊氣“說點現實的,我的唱片不知道猴年馬月。”
“很現實呀。”杜曉正經“不過錄你的鋼琴作品壓力會超級大,萬一別人先錄了你自己也出,豈不是,哈過來了。”
“我記一下楊先生號碼。”陳鴻建再主動“為了我們的節目質量,臺里計劃成立由藝術家和學者組成的專家顧問委員會,希望楊先生能給我們多提寶貴建議。”
“客氣。”楊景行點點頭,問師姐“那邊有治喪辦公室和殯儀館的工作人員,要不要介紹一下明天會不會方便一些”
陳鴻建連連點頭“謝謝謝謝”
看見楊景行跟這幾個聊得好像挺熱乎,那邊一群已經過來。楊主任的師姐呀,你好你好,這就可以開展工作。
杜曉已經掌握明天會有現場演奏的消息,她是很想拍錄的。陳鴻建應該是領導,這就拍板要盡可能好地留下珍貴影像。
也不能多聊,互相感謝后楊景行和親屬還趕著回家。
就楊景行沒在的這不到三小時,丁家又迎來送走幾波。屋里還是滿座,丁桑鵬已經過世近二十年的妹妹的女兒從澳大利亞趕回來的,還帶著雖然不混血卻也不太會普通話但看起來又比較懂中式禮儀的一對二三十歲兒女,蕭舒夏都在幫忙招呼。
楊景行抓緊跟正要離開的文廣局領導層混個臉熟,還跟局長套近乎自己和文物局的畢海洋是朋友。女局長這才知道自己的下屬有民族樂團的未婚妻,而三零六又是受丁老提攜的,真是親上加親,就接受邀請再坐會。
家里是準備不成午飯了,楊程義幫忙操心是不是由楊景行帶剛下飛機的人出去吃點順便把酒店訂了。逝者長子否決了提議,澳大利亞人不用操心的。果然,那一家三口沒多大會就告辭了,明天直接去殯儀館。
四點過,秦世貴給楊主任打電話說是剛下晚點飛機,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到家里看看。楊景行感激秦書記費心,但是這會到家的確不太方便了
何沛媛肯定提前下班了,五點過一點就站在了客廳入口跟沙發這邊的簡單打個招呼后又回身去廚房那邊了,過了好一會才由蕭舒夏陪著再到客廳來。蕭舒夏把姑娘送到兒子身邊“你陪陪媛媛。”
何沛媛搖頭“我沒事。”
“媛媛沒吃飯吧”楊程義也已經知道情況了“你朋友怎么樣”
何沛媛想了想好像不知道怎么回答,坐下了跟男朋友低聲“她說不舉行婚禮,免得我們隨禮。”
楊景行真會聊天“又哭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