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呵呵。
領導卻是深沉的“可是我們重任在肩,不能不明白,必須明白以科學的思維說,至少要朝著弄清楚搞明白的方向努力再努力,前進再前進。”
聽眾也被臺上的誠摯感染。
“楊景行。”副市長又點名“你的文化交流經驗多,也培養了獲得大獎的學生,能不能跟大家談一談你在這方面的認識。”
這領導從什么地方聽來誰吹的牛皮呀,楊景行幾乎苦了臉“我沒什么特別認識,不過我想喜歡音樂的青少年聽到一首精彩的歌曲跟科技工作者看到先進的科研成果一樣,他們也想學習交流。”
不同于之前的回頭一撇,聽到這種奇葩謬論,好多科研人都直接給發言人臉色看了,尤其是那位小學生家長,終究沒控制住自己“科學和那些精神鴉片,一樣嗎我覺得你”懶得對牛彈琴了。
楊景行也不敢再說話。
“科學文化合作交流,這個說法大家應該是很耳熟的。”副市長呵呵又思考的樣子“楊景行認為在文化交流過程中我們應該怎么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楊景行只好再抬起視線“剛剛討論的,我想作為家長介意的也不是子女聽了什么歌讀了什么書,而是在意這些內容會對孩子的思維造成什么影響,甚至這些東西會把孩子引領上什么樣的人生道路再往大了說就是這種影響是不是安全的有益的,所以訴求的是有一個安全健康的文化思想環境。”
這下家長連連點頭了“對嘛”
楊景行就接著編“那么我們就要思考相對于這種安全的危險有哪些能成為流行文化的形式和內容的生命力傳播力都很強,也可以說適者生存,所以對外來流行文化,我認為更應該思考的不是它們本身是精華還是糟粕,而是我們不能適應包容消化,更要重視外來文化會不會影響我們自身的文化平衡,因為不同的文化結構,對他們有益的不一定能為我們所用。”
眼看搞人文的都敢在科學大會上這么叨叨,作為少數至今還沒能能發言的華理高分子男真忍不住了,舉手大聲搶話“生態平衡,物種入侵”
還是科學人士之間有共同語言,楊景行講了那么多大家都沒反應,高分子男這才幾個字,就引得好些人驚喜點頭稱道,更有人喊了一聲“小龍蝦”,引起一片哈哈。
副市長也跟著大伙笑,然后點頭“文化結構最主要的三個層次是什么物質,制度,精神,楊景行你繼續。”
楊景行都是懵的“我的看法是,對小學生接觸流行文化,更好的辦法不是隔離保護,而是讓他們生活在更強大的文化環境中,這樣他們接觸了解得越多就會成長得更全面健康”
前面又有人喊話了“對糟粕形成抗體。”
科學家們又是一陣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