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易過。與京里幾封書信往來,就已經是秋收時節。這天莊子里氣氛分外喜慶,人人臉上都掛著笑,個個侍衛手里都握著一把鋤頭。
早幾天玉米已經收了,那份產量不說在這個西北,就是全國也是排到前面的。全程參與了耕種的侍衛們,都得到了巨大的精神滿足。想想吧,這東西無論是整根煮還是磨成粉,都能填飽肚子,產量又高,就算是不能用來交稅,可是農人自己吃還是可以擋饑的。大家不光看賈赦的眼神閃著異彩,對即將收獲的土豆也充滿了向往。
等這些耕作已經有模樣的侍衛們起出自己的第一兜土豆,嘴里的驚嘆就沒停下來過。
“看我這個,個頭有多大。”
“你那個只有一個大的,還是我這個,又多又大。”
“只是多有什么用,還是我的這個,樣子長得多圓溜。”
四處都是這樣的話語,時時都有侍衛們的笑語與攀比傳來。被賈赦特意請來的孔縣令,也看著手里泥乎乎的土豆發呆“賈大人,竟真能種出來,竟真能種出來。”今年的雨水并不比往年多,可是地里的土豆還是翻滾成一片。
賈赦理解他的激動,有了這兩樣作物,縣里的百姓就是只在田間地頭種些,荒年就能救多少人的命。對這個孔縣令,他還是有好感的。凡是真心對待百姓的人,他都有好感,哪怕這人也有自己的小心思。讓這樣的人把官做大點,得益的百姓就多一點,總比那些一面刮著民脂民膏,一邊不管百姓死活的人好。與其讓鄔有道那樣的人上位,就不如眼前的這位孔縣令上位。
“是呀。”賈赦也不想自己運氣如此之好“本以為總得兩年才能試種成功,不想今年一年就成了。”
“大人,”孔縣令有點不好意思地道“能不能,給我們縣里留些種子”
賈赦點點頭“自然會給你們留的,只是這次種的本就不多,怕是留不下多少。”還得讓皇位上那人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呢。
“能留就好,能留就好。”孔縣令激動得說話都沒了章法,又對著賈赦鄭重地行了大禮“大人這是救活了一方百姓呀。”
這話賈赦愛聽,可也不能如此接下“不過是因緣際會罷了。無論是誰,見百姓生活得如此之苦,都會想法子的。”
就算知道賈赦說得是官面文章,可孔縣令也不是不知趣的人,沒再順著這上話題說下去。只問些如何耕作,如何儲藏的問題。
賈赦這才想起自己忘記了什么“你不問我還忘記了,幾乎釀成大禍。”
聽他說得鄭重,時先生也看了過來,賈赦也不怕他起疑,只道“當日我看書時,記得書上曾說,這土豆一旦收藏不得法,會發綠、生芽,那時會產生毒素,輕則使人嘔吐,重則致命。你發種子給大家時,千萬要說清楚。”
孔縣令就鄭重點頭,時先生看向跟著的賈琮,賈琮就掏出小本子,用炭筆記上一筆。見孔縣令不解,時先生好心地為他解釋道“因為今年是第一年種,如何下種,如何施肥,都在摸索,記下來后,給下年種地做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