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縣令就若有所思起來,眼睛對著賈琮的小本看了好幾眼。賈赦也不與他客套,只道“放心,走前這里面的東西,我也給你一份。你多找兩個老農,多種上兩年,最好在此地把兩種作物推廣開,就是一件功德。”
聽他說得真誠,孔縣令也不客氣了“正要向大人求呢,不想大人竟想到了我前頭。還是我小家子氣了。”
時先生就打起哈哈“你能與他比,就是我與他一比,也小家子氣起來。”
孔縣令已經知道時先生也是四品官職在身,對他的打趣不以為忤“大人說得是,下官為官這些年,不是奉承話,真沒見過賈大人這樣一心只想著百姓,自己并不貪求的人。”
這話時先生也同意“正是這話,只看這份心,還算個好人。”就是行起事來,與好人沾邊的時候不多。孔縣令就不說話,賈琮卻不干“先生。”叫得九曲十八彎。
時先生與孔縣令都笑,賈赦樂呵呵地摸下人家的小腦袋,時先生根本是在胡嚕“可算是知道誰是你親老子,怎么疼你也沒用。”
賈琮逃開他的手才道“要是有人說先生,我也不干。”
“算你有點良心。”時先生就圓滿了。
晚飯的時候,賈赦讓人放倒一口豬,將土豆與豬肉一起燉了,請侍衛們品嘗自己的勞動果實。主食是用玉米磨成粉,做成的窩頭,就著豬肉,并不難吃。
尤其是大家第一次吃土豆,面面的,和了肉味,分外香甜。聽著大家連連叫好吃,就是孔縣令也是一臉笑意地頻頻舉箸,賈赦對著時先生道“不過是第一次吃,又有豬肉打底。等吃上幾次,也不放豬肉,看他們還說好吃不。”
這話就是說給孔縣令聽的,免得他為了推廣,將這兩樣東西吹得太過,到時老百姓失望起來,好事就辦成了壞事。
那孔縣令也是機靈之人,對著賈赦道“大人放心。大人連如何儲存都給我們想好了,這點事再辦不好,下官今后也不敢見大人了。”
見他知機,賈赦也不怕收下這個人情“那就好,等在京中見了你,我但聽人說一個不字,可是不依的。”這就有將他當成自己人的意思,要不管別人說他什么,與賈赦何干。
因著人多,孔縣令就算是激動得滿臉放光,也只在席上對著賈赦自飲了三杯,算是拜見之意。一席上的平郡王聽得入耳,也好生打量了孔縣令幾眼。
不想他的動作有點大了,賈赦就對著他道“念恩,你出來的時候也不短了。”可不是不短,這都大半年過去了。
不知道他要說什么,平郡王只看著他不說話。對上那么信任的眼睛,是個人的聲音都要放軟些“也該回京了。”
可是他不想回京。出來的這些天,他過得無比暢快,即不用想著別人說話是不是有深意,也不用看著別人一個臉色,就想是不是自己言行有什么不妥。就算是被賈赦逼著種地,也只管把自己分的那兩條垅翻完就得。人身子是累一點,可心一直是輕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