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問“聽姑姑,話嗎”
李靖已經快笑不出了,可是為了媳婦,只好說“聽,一定聽。”迎親的人與送親的人都笑成一團。
見聰聰還要張嘴,李靖求救一般看向賈琮,可是人家就不與他對眼神。
“還有,還有,”聰聰自己一邊嘴里念叨著還有,可是卻再想不起來了。只看著賈琮“小叔叔,還有什么來著”
就聽二門里一聲脆嫩的聲音與賈琮異口同聲“真是個小笨蛋。”
不等聰聰委屈,李靖只當自己已經過了攔門這一關,大步向二門走去。賈琮急得在后面真誒誒,卻有心思通透的迎新團成員,抱起聰聰,攬過賈琮“好了,好了,還有什么,不如你們現在告訴我,等我告訴你們姐夫或是姑父好不好”定要借此好生嘲笑李靖一回。
賈琮卻不理會,只拉著人家懷里聰聰的腿“快下來,一會兒要趕不上了。”
那人也不為難兩個孩子,把聰聰放了下來,賈琮拉起聰聰,快步也進了二門。只是聰聰人小腿短,賈琮又不敢自己抱他,萬一磕碰了,這小東西哭起來,可不是喜日子該聽到的聲音。
所以等他們叔侄進了榮禧堂,李靖與迎春早已經拜謝完了來觀禮的張老太太,正聽賈赦在說“我的閨女,我自來不舍得委屈。李靖,現在我把閨女交給你了,她再受了委屈,就是你的事。”
可對著迎春,就又是一種說辭“你別存了嫁人了,就不是家里人的心思,這里永遠是你的家,家里人總在這里等著你。”
觀禮的人都讓這奇葩的訓詞弄得一臉懵逼,說好的應該教導姑娘孝敬翁姑呢應該敬重丈夫呢不是還得友愛兄弟嗎哪兒去了,都哪兒去了
只有張老太太眼里浸出了淚水,要是當年自己老爺也能如此囑咐女兒,而不是一味地讓女兒謹守女誡,淑英的命運是不是就不會如此
可老人還是堅強地擦了淚水,一臉帶笑地看著地上跪著的二人。迎春蓋頭下已經泣不成聲,李靖自己又叩了個頭“請岳父大人放心把郡主交給我就是,小婿答應過的事,一定做到。”
邢夫人也不過就是幾句孝順、聽話、愛護家人的話,就讓淚堵得再說不出。
背迎春上花轎的,自然是賈璉,他走得很慢,嘴里也沒閑著“迎春,你要記住,你不光有哥哥,還有弟弟,更有兩個小侄子。有什么事,不要自己忍著。跟著你的嬤嬤都是宮里出來的,就是他們李家攔得住別人,也攔不住她們,讓她們回來送信。”
喂,你家這是嫁女兒,不是送她去敵營好吧聽到的人都同情地看著李靖,心里想著,這位大概從此要夫綱不振了。誰知人家李靖竟是一臉的認同與慶幸。也是,比起婚期還無著落的平郡王,他慶幸也是難免的事。
平郡王正在一邊跟著呢,嘴里也說“妹妹別擔心,明日我去給你送飯。”
物以類聚,不過如此。
最后一個環節,該是邢夫人端起一盆水,沖著迎春的花轎潑去,以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誰知這盆水生生讓賈琮、巧姐兒、聰聰三人一起按著,就是不讓潑“姐姐姑姑是我家的人,不是水。”
賈赦一錘定音“潑什么潑,端回去。好生放到姑娘房里,日日添上。”
一時傳為京中笑談,大家都覺得二人對女兒寵溺太過。直到后來李靖夫妻琴瑟相合,京中才出現了嫁女再不潑水的習俗,以示娘家對女兒的重視。此是后話不提。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