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李家都是正常人,所以一切禮儀進行的也十分正常。
直到曲終人散,連鬧洞房的人也讓借李謁舊識為由,跟過來到李家賀喜的平郡王給趕散了。李靖端詳著迎春嬌羞的臉龐,只見腮凝新荔,鼻膩鵝脂,越看越可親可愛。
“郡主。”李靖輕喚一聲。
迎春身子一顫,略抬頭看了下李靖,這是一張與賈璉、平郡王不同的臉,沒有賈璉自帶的桃花象,也沒有平郡王看得出的高貴氣,此人身上自有一股書卷之氣,將中人之貌硬生生升華得溫潤如玉。
她小聲道“夫君不用客氣。你我還是稱呼名字的好。”
“迎春”李靖試著叫道,得到了迎春低低地應聲,他又道“子瑜,這是父親為我取的字。”
迎春也低喚了一聲“子瑜。”
李靖自然應個不迭。又是張羅讓迎春吃東西,又是叫人送茶水。迎春無奈,只好道“子瑜,還是讓繡橘她們進來,讓我換下衣服。”
“是,是,是,可是我考慮不周了。”就喚繡橘進來服侍。
李家也是大族,此次聯姻的又是風頭正盛的國公府,還是一位郡主,所以來觀禮的族人不少。李靖與迎春進得正房,已經滿滿一屋子人坐著閑話。
只見二人緩緩進屋,面上皆是帶著微微笑意,平和里有絲不容忽視的清華,人人在心里喝了聲彩。不管這位新婦將來如何,現在看正是一位可近之人。
李老太太自然歡喜,當日女兒說的這門親事,才真是心疼娘家侄子。要不人家張家也不少了男兒,何必巴巴放過這樣的好女孩。卻不知道,賈赦取中她孫子,為的是自己兒子、媳婦不在京中,李靖自己不與大伯一家同住,小兩口關起門來,自可過自己的小日子。
所以老人家只自己高興,由著新人跪了一跪,喝起了甜甜的孫媳婦茶“夫妻二人要和氣,要是靖兒有不是了,孫媳婦只管來和祖母說。”
迎春又低聲道“二爺待人十分和善。”
聽她并不以自己郡主身份拿捏孫子,反按著家中排行稱呼李靖,老太太更是高興,親自把一套紅寶石頭面遞給迎春做見面禮。迎春也送上了自己為老太太縫制的衣物。
再下來就是迎春自己的親婆婆李二太太,也是囑咐小夫妻要和睦相處之類,見面禮是一套祖母綠頭面。李譯還在西北建設糧倉,只李大太太又受了他們夫妻的頭,也有見面禮相送,卻是一對極品羊脂玉手鐲。迎春送兩位太太的,俱是自己親物所做衣服,把個大太太喜的真夸有心。
等到了平輩,長的不用磕頭,只福禮便是。小的更是可以受別人的禮,不過迎春也要拿出給他們的見面之禮。好在邢夫人早將李家人口打聽得清楚,跟著的二位嬤嬤又是精細之人,再無疏漏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