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貴們盯著賈赦的后背,恨不得燒出個洞來,難怪剛才就覺得這人來意不善,竟是打的這個主意。要知道,真正借錢多、且現在幾乎無力償還的,以勛貴一派為首。
可剛才皇上已經讓錦衣衛與戶部同辦,那就不是好敷衍過去的了。大家只能在心里想著自己家里有多少欠銀,就算是不能全部還上,多少也得還些,才好再找人通融。
可是好些人家借銀,已經是國初或稍后的事,現在大家都傳了兩三代,哪兒還記得那么清楚。下了早朝,就見大臣們人人健步如飛,多是讓家里長隨回家找帳本的。
賈赦又不出意外地,被請到了大明宮,皇帝也等在那里,有些三堂會審地意思。
賈赦能怕這個怕他也不上奏了。所以請完安后,坐得那叫一個心安理得。
太上皇只好問“皇上都和我說了,又是誰讓你不痛快,竟想出這樣的主意”
賈赦就一臉得意地道“上次您去莊子時,我不是與您說過了,要給您修一條再也不揚塵土,還平整的路可是國庫沒有錢,拿什么修”
皇帝就用原來你才是罪魁禍首的眼神看太上皇,氣得太上皇罵道“我一年才出宮幾次,用你修什么路。”
“太上皇,這話可就是您不明白了。您沒聽人說,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
不光太上皇不明白,就是皇帝也表示沒聽說過。二人只當他是在西北一帶聽來的鄉下俚語,可還是把心里的疑惑提了出來“這是什么意思”
賈赦更得意起來“字面上的意思。想富裕,那就得貨物流通起來,可是路不好,貨物流通的就慢,不等運到地方,貨都壞了,光賠錢去了,還能富得起來”
好象也有些道理,太上皇又問“那又和少生孩子有什么關系干嘛非得多種樹”
這樣刨根問底,真是曾經的一國之君該做的可是現任的一國之君同樣在等答案,賈赦只好繼續胡謅“您想呀,要是孩子少了,分家產的人是不是就少了,幾代人積累下來的東西,只放到一個人手里,能不富至于種樹嘛,其實也不局限在種樹,養豬呀、養雞呀,都行。總之就是讓人多干活,多些出息的意思。”
聽起來有理,可太上皇還有疑問“可是上陣父子兵,要是人口少了,好些事就不好辦了。就是征徭役也困難。”
對哦,這可不是人口爆炸的現代,而是只能依靠人力的古代賈赦就有了進殿后第一次不好意思“這個可以再參詳、再參詳。”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