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94章給他來個連鍋端
對此,溫丞相給出了解釋“你學問做得再好,身體不好又有什么用只有擁有一個好的體格,才能夠更好的為國家效力。”
于是那些學子們利用最后三天,紛紛開始訓練起來,一連三天,每天早上鳳鄉城百姓都會看到殿試學子早起跑步,跑完了就找個小攤吃碗熱乎的餛飩,再聚在一起說說自己對這次全新的殿試有什么樣的看法。
終于,殿試的日子到了。
除了孟書玉外,這是歌布學子第一次見到這位女君,有許多人當時就驚呆了。
女君看起來也太小了,及笄了嗎這根本就是一個小孩子啊讓小孩子做國君,這不是在開玩笑嗎
還有人連連哀嘆“歌布要完,歌布要完啊”
孟書也站在底下,聽了這話就不愛聽了,“什么叫歌布要完在以前的國君手里那才叫真的完呢我不信你們沒聽到現國君的事跡,也不信你們不知道以前的國君都干了些什么。為什么你們在聽說這些事情的時候,對現在這位國君是擁護的,而等到見了她本人,卻又嘟囔什么歌布要完呢歌布哪里就要完了歌布明顯是一天比一天好啊”
哀嘆要完的那位歲數挺大了,至少在孟書玉看來,這位比他爹還要老,他就不明白“您都這個歲數了,才來參加殿試”
那位很驕傲地說“我六歲進學堂,八歲參加童生試,有生之年,我終于考進殿試了。”
孟書玉明白了,敢情這位從八歲起就開始考試,一直考到這個歲數了才進殿試。他不想再跟這人說話了,萬一一會兒再給打擊著了,一激動暈過去可不好。
白鶴染也知道這些人心里是怎么想的,無外乎就是自己年紀小,看起來壓不住陣。
但實際上,人有多少本事和能耐,跟年齡并沒有多大關系。就好比孟書玉,小小年紀就已經進了殿試,未來一定可期。再看那些歲數已經很大的人跟這樣的小娃娃一科,就只能感嘆人與人之間是不能比的,天賦決定命運,這話一點都沒錯。
殿試按著她的要求來,文章要做,體能要測,除此之外還增加了一個辯論環節,辯題就是歌布國君這個位置,究竟該不該由她這么年輕的一位女君來坐。
一時之間,正方反方辯得是熱火朝天,她也從眾人的辯論中,聽到了來自民間百姓各種各樣的想法和說法,更聽到了這些學子們的心聲。
當然,辯論也并不是只為這些,也是為了求人才。
就比如說她發現有一個文章做得一般,但是辯論時就有理有據口若懸河的人,有些明明是可以落在文章里的,但是他提起筆就寫不出這么好,用嘴說就可以說得特別棒。
這是一位典型的外交型人才,不可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