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儒館眾人不知該如何是好時,一道蒼老的聲音從儒館內傳了出來
“縣令大人請回吧,引來大道之音的乃是大澤鄉的秦夫子”
“明日秦夫子將在學院中庭開壇講學,到時請您蒞臨指教”
頓時所有圍在儒館附近的人都驚呆了
“大澤鄉那不是今年出了縣試茂才的鄉嗎”
“大澤鄉的夫子,他他就是那位茂才的老師”
“他雖然是一介鄉間的夫子,居然能講出大道之音”
“難怪縣試他的弟子落榜,連老天都會責罰那三位考官”
縣令聞言,對著儒館內的方向深深拜了一拜道。
“秦夫子,學生明日再來聆聽您的教誨”
縣令大人口稱學生,畢恭畢敬地告退,頓時又驚住了一大批圍觀的群眾。
縣令走了,儒館里的鴻門宴也散了
只可惜十幾名對秦楓師徒心懷惡意的儒館教師,識海碎裂,即便不死,也將體弱多病,長年臥床
當晚,一把歲數的縣學儒館學正,求見秦楓。
為孟學士想打壓秦楓師徒的事情向他道歉。
并正式邀請秦楓在縣學任教,出任副學正
秦楓也沒有答應,也沒有回絕,老學正只好怏怏地走了
就在當晚,大澤鄉夫子秦楓講出了大道之音,明日要在儒館開壇講學的消息,在大澤縣,甚至是周圍的縣都不脛而走
第二日,秦楓辰時起身,沐浴更衣,來到中庭的講壇之上。
原本寬敞的中庭,此時擺上了上千張座椅,甚至落光枝葉的梧桐樹下都臨時加滿了小馬扎。
即便如此,還是有無數趕來的人沒有位置,只能站著
畢竟驚動樹夫子這件事,甚至把州城里一些還在研習儒道的人都給驚動到這里來了
但是更多的人,是聽到消息來看熱鬧的人
傳說中百年不見的大道之音
觸發者還是一個二十歲不到的鄉間儒館夫子
還有什么比這更能吸引眼球的嗎
秦楓坐在講壇之上,最前面一排坐的則是大澤縣令,隔壁縣的大成縣令,還有兩縣儒館的學正。
這四人都是自備紙筆,似是生怕錯過秦楓講學的點點滴滴。
至于各鄉的夫子,即便自發前來,也是沒有資格坐在前排的
開講的是他作為前世儒圣時最熟悉的一篇講章經世致用
講的是儒道與現代觀點的結合,這是他前世結合中土與后世的經驗,糅合而成的自己理論
兩個文明,兩個時代智慧的交相輝映,這些前來聽道的儒生們在新奇之余,也覺得如醍醐灌頂一般
這可是如假包換的儒圣講章
一時間整個中庭,才落盡葉子的樹夫子們竟是在秦楓講道之時抽出綠芽
隨后飛快地長滿樹冠,亭亭如蓋
要使樹葉落盡,哪里有使這落盡樹葉的梧桐樹復原來得困難
就在眾人聽完講章,各懷收獲,準備退場時,秦楓竟又做出了驚人之舉
“接下來的一個時辰,任何人均可向我提問”
“只要是與儒道有關的問題,均可以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