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月嬋和董國陽這才慢慢回過味來,寧月嬋也為自己的粗神經自責,“虹姐,你這個擔心就大可不必了,……”
“月嬋,話不是這么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公司規模日大,原來草創期間或許顧不上,但以后可能就要在管理上加強了。”焦虹搖搖頭,“人事管理往往就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堅實保障,這在一家企業的發展初期也許不明顯,但是企業發展越快,規模越大,就越能體現人事管理上的功效。”
現在無論是國企還是鄉鎮企業企業中還沒有人力資源這一說,對人力資源的合理調配和使用更多的還是領導一句話,但焦虹的表現卻看在了沙正陽眼里。
或許焦虹自身都還沒有意識到她對人力資源管理的一些想法和觀點已經有些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意味了,但沙正陽卻意識到焦虹在當下銀臺縣里的這些企業干部中絕對稱得上是一塊好材料了。
這年頭鄉鎮企業中能有這樣遠見卓識的管理人才還真不多,或許在一些大型企業或者外資企業有,但是他們卻未必能適應鄉鎮企業中的種種瑣碎繁雜以及與地方黨委政府千絲萬縷的糾葛事務,這方面卻又是焦虹的強項。
一個人本事再大,都必須要在合適的環境中才能發揮出作用。
你把稻盛和夫或者杰克韋爾奇弄到東方紅酒業來,他未必就能勝任這個職位。
當然并不是說他們的經營管理理念不值得學習,而是需要結合實際。
只有對地方實情和各種規則諳熟卻又能接受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意識的人才,才能在這個崗位上一展所長。
在沙正陽看來,焦虹就隱隱切合了這兩者的結合點,相比之下,寧月嬋或許在業務上更擅長,拼勁韌勁更足,但在精益化的管理上卻不及焦虹了。
“焦虹說得對,這一點上,我們不能忽視,而且需要盡快補齊加強。”沙正陽點頭贊同,“一家企業越早重視人力資源的科學規劃和合理運用,那么以后就越能顯現出這個企業的大家氣象,其效益也越是能在日常的工作中體現出來,這一點無論是歐美還是日韓的一些著名企業家和管理學者都有經典的闡述,我建議月嬋姐和焦虹都可以抽時間看看這方面的書籍,學一學,提升自我。”
焦虹看了一眼沙正陽,這個小男人倒是很有點兒居高臨下的氣勢,這還不是那種以總經理對兩個副總經理的態度,更像是一個長輩對晚輩,或者說師長對學生的教導姿態。
“正陽,你覺得你就很全面了”焦虹微笑著反擊:“謙受益,滿招損,我們是不是該共勉”
沙正陽一怔之后,哼了一聲,“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聽得沙正陽和焦虹之間斗嘴那點兒小機鋒,寧月嬋也忍不住燦然一笑,那種融洽的氣氛在三個人中也是縈繞不散。
沙正陽突然覺得也幸虧董國陽這個時候去了衛生間,否則還真沒這種美好的氛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