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正陽和藍天航在探討著下一步的發展。
“還是有些壓力,公司汽車越來越多,司機數量越來越大,管理起來難度也越來越大,保險費用也猛增,加上折舊也比較高,稍微有個閃失,就有風險。”
藍天航在人前人后顯得很自信,但是在沙正陽面前卻沒有遮掩什么。
沙正剛和藍海都坐在一旁,孫妍則在隔壁的咖啡廳里和閨蜜聊天。
“這也是公司壯大之后要求正規化的必經之路。”沙正陽也知道這活兒不好干,“組建一個科學有效的人力管理部門很重要,我建議藍叔可以在漢都或者嘉州的一些大型外企去挖人,找一個合適的人力資源管理,來為公司進行人力管理。”
這個年代國企的人力管理基本上還停留在七八十年代那種老一套里,當然這也和吃慣了大鍋飯的國企職工并沒有多少壓力,所以也在這方面沒有太多需求有很大關系。
但海正運業不一樣,私營企業,司機越來越多,素質參差不齊,面臨的風險和壓力也越來越大,管理,培訓,輔導,激發工作責任心和主觀能動性,這些活兒都不簡單。
人力資源管理本身就是恒久的難題,如何既要保證這些員工們的心理生理健康,激發他們的工作動力,同時又要避免在高壓下學會釋放緩解情緒,這就是考驗一個企業是否成熟的標志。
前世富士康十三跳其實也就是一個龐大企業在管理人力面對困境的一個縮影,像司機這樣的群體因為長途駕駛帶來的疲倦和緊張,更需要考慮他們的生理心理健康。
“這倒是一個有意思的建議,正陽,你覺得需要這么做”藍天航訝然。
他一直對沙正陽很信重,因為沙正陽每一個建議,幾乎都能帶來許多不一樣的變化。
從這家公司組建一開始,他起初是根本不相信自己兒子和他朋友能搞得起來的,但是沒想到就真的搞起來了,他也深信如果沙正陽真有心要在這個行道里下心干,絕對可以把自己干的更好。
但是沙正陽卻無意如此,而是主動邀請自己來干。
藍天航也是經過了一番思想斗爭之后才做出辭職的決定,而沙正陽和他的談話起到了很大的決定作用,他覺得如果按照沙正陽設想的,也許自己真的可以不用當一輩子小車司機,而擁有一份新生活。
現在他做到了。
“藍叔,現代企業管理也是一門學科,我知道您很愛學習,所以我建議你可以找一找類似的書籍,如果國內沒有,可以考慮托人到香港、臺灣或者新加坡去買,精益管理和六西格瑪管理方式在這方面都有很好的見解,對于我們國內企業管理很有幫助。”沙正陽微笑著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