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妍住的是一樓。
一看就是老式的辦公樓改建的宿舍,單獨一間,廁所都在另一頭,和當初沙正陽在銀臺住的宿舍差不多,也都是一個年代的產物。
上個廁所要在走廊里走上幾十米,加上周圍古木森森,粗大的杉樹林伴隨著風吹沙沙,還真有點兒幽僻的感覺。
好在這棟樓住的都是省計委的年輕單身漢,暫時還沒住滿,一樓都還空有幾間,倒是二三樓都住滿了。
看見在桌上擺放的兩套洗漱用具,沙正陽心中也是一暖,看樣子孫妍也早就有了這方面的準備,以后自己要回漢都,只怕都只能在這里住了。
床對著的書桌上擺了一臺18英寸的三洋電視,這也是很時髦的產品。
洗漱完的孫妍注意到沙正陽的目光落在電視上,解開自己頭上的發夾,讓頭發披散下來,“是我媽給我買的,我說不要,她說我一個人呆在宿舍里沒事兒干,不看電視干啥我說我看書,或者要和朋友一塊兒出去玩,她說總不能每天都出去或者看書吧,就給我買了一臺電視,三洋牌的,還挺俏的。”
“唔,三洋。”沙正陽想起了宛州電器廠。
三洋品牌現在比起日立、松下、索尼、夏普都要略微遜色一些,但是這家日國企業卻是一個典型的鯰魚,正是它大量通過oem模式代工,進而開始深入到中國,利用中國廉價勞動力來攫取更多的利潤。
應該說三洋無論是在質量和效益上都是相當不錯的,但唯獨在營銷和品牌塑造上做得不夠出色,當然最后三洋的崩潰也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及日企創新能力退化有很大關系。
現在三洋還是相當風光的時候,現在已經在南粵建立了多家合資企業,如果歷史沒有改變,三洋會選擇與合肥的榮事達合資,但現在宛州想要去爭取這個機會。
對于沙正陽來說,合資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現在宛州電器廠的情況每況愈下,如果按照前世的歷史前行,要不了幾年它就要瀕于絕境,進而在一場風波之后最終破產。
沙正陽也很希望自己有點金之術,一下子讓宛州電器廠起死回生,但是偌大一個企業,其職工、管理體制、權屬以及技術研發上的巨大差距,都不是那一個兩個人能扭轉的。
沙正陽也不可能把所有精力放在這一家企業上,宛州還有好幾家企業都處于同一種情形下。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但如何來破局,各家企業卻需要不一樣的方子。
像電風扇廠,規模小,職工少,那么通過引入外部企業并購,并通過新產品的開發生產,可以迅速扭轉局面。
像宛州電器廠這樣規模幾倍于電風扇廠,而且還背負著社會責任,那么就需要對企業進行徹底改制,從機制、管理、技術、銷售渠道上徹底來改變,也許才有機會讓其徹底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