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能不急么”葉和泰接著話頭,“現在企業效益不好,上邊想甩包袱,職工和家屬幾萬人在山溝溝里呆了幾十年,眼見得局面大勢已經改變,外省那些三線企業都在往外搬遷,追求美好生活也是每個人的自發動力吧”
沙正陽有點兒樂了,這位葉部長還有點兒意思,最后居然冒了一句文縐縐的帶有哲理的話,看樣子他對七廠二所搬遷的態度似乎偏向于正面啊。
不過那句上邊甩包袱也說明他對這個事情并不是很看好。
沙正陽也知道林春鳴一直在通過各種方式來統一思想。
事實上大家都清楚省委的決定不可更改,你接受也要接受,不接受也要接受,而且接受了不干好,還得要挨處理。
只是宛州局面本身就不好,在包括市委市政府很多領導看來,還要接這樣大一批包袱,內心有情緒是難免的,哪怕他們很清楚這是政治任務,必須無條件圓滿完成。
這些情緒可能在明面上看不出來,但是偶爾會在一些言語和態度上暴露出來,但如果管控不好,對下面的負面影響不會小,一樣會影響到工作的推進。
“葉部長,其實我倒是覺得這包袱一說還得要辯證的來看,從一個方面來看是包袱,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倒是覺得是一份資源。”沙正陽沉吟著道。
“哦”葉和泰眉毛一揚,斜晲了一眼沙正陽。
這個林春鳴帶來的市委辦副主任據說來了之后就相當活躍,市委辦里被他攪得風生水起,對他的評價也有些毀譽參半的味道,但不管毀也好,譽也好,都得要承認他是個人物。
“正陽,你對這個事兒有不同看法”
“葉部長,也說不上不同,但您得承認這是個政治任務,咱們宛州市委沒得選擇吧”沙正陽笑嘻嘻的道。
“嗯,那肯定是。”葉和泰這一點還是很清楚的,上級黨委對下級黨委的命令,下級黨委當然只能服從,有困難,那就克服困難,沒條件,那就創造條件,這是鐵的紀律。
“既然已經如此,我們就得要拋開一些不必要的困擾,來探討和挖掘其中可資利用的資源。”沙正陽接著道。
葉和泰也是從基層起來的干部,履歷相當豐富。
在擔任市委組織部長之前,他也曾經擔任過市委宣傳部長,而在升任市領導之前,擔任過宛陽區區長,市教委主任,裕城縣委i書記以及市計委主任,他對經濟工作并不算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