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搬遷和移交的一些具體事務再進行了一番介紹和解釋之后,幾位書記都對目前的搬遷工作進展表示了認可。
他們也要求鐘廣標與沙正陽加快工作力度,必要時可以再從市委辦和市府辦乃至幾個職能部門中抽調人員來開展此項工作,要給七廠二所的人一個印象,那就是宛州市委市府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推進力度很大。
雖然被列為書記碰頭會的具體議程,但是這種會議實際上是聽取匯報為主,真正要讓他們議出一個一二三來,想想也不可能。
既不了解,平時也沒接觸,怎么可能就能一下子做出決定還不是主要靠聽取情況匯報以及他們自身的經驗來做出判斷。
他們認可了這項工作,那么具體操作上沙正陽他們就可以秉承大義,按照他們的要求,“結合具體工作實際”來拿出具體方略來推進了。
最后一項議程是研究國企解困和改制工作。
解困和改制是一體兩面,不改制,解困就無從談起,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解困問題,只有改制。
這項工作是由鐘廣標來匯報。
鐘廣標在這項工作上也很是花了一番工夫的,他本身就是國企出來的,對國企存在的各種弊端了如指掌,所以在探討宛州幾家國企存在的弊病痼疾時,也是如數家珍娓娓道來,聽得林春鳴、馮士章和唐華、孟子輝等人也是嘆息不止。
他們也不是對這些國企存在的問題不了解,但是這些問題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有沒有解決的辦法
為什么同樣的企業,在私人手中就能脫胎換骨煥然一新,在國企體系內,就始終是苦苦掙扎
“國有企業,如果不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仍然沿襲原來計劃經濟時代的模式,那就是必死無疑,而就目前來說,像我市的這幾家市屬國企,基本上都屬于市場競爭性領域,如果不能在規模上做大以降低成本,在技術上突破領先,在營銷模式創新,其結果就是破產,就目前的格局來說,它們也缺乏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條件,或者說付出代價會太大。”
“老鐘,你的意思是這些企業都已經喪失了生機”馮士章仍然不肯死心。